皓翔大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六十八章 干支三,乘風界水,皓翔大叔,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1、萬年曆查知1995年為乙亥年。

推算:先用1995年的尾數5查表得知天干為乙,用年份(1995)除以12的餘數為3查表得知地支為亥,所以1995年為乙亥年。

2、再比如2013年查萬年曆為癸巳年。

推算:先用2013年的尾數查表得知天干為癸,再用年份(2013)除以12餘數為9,9為巳。那麼2013年就是癸巳年了。

具體的演算法舉例:

1、公元前403年為戊寅年(資治通鑑卷第一)

先用年份的尾數3查表得知天干為戊,再用公元前403年除以12餘數為7,查表得知地支為寅。那麼公元前403年就是戊寅年了;

2、公元前369年為壬子年(資治通鑑卷第一)

先用年份的尾數9查表得知天干為壬,再用公元前369年除以12餘數為9,查表得知地支為子。那麼公元前369年就是壬子年了。

干支與時間

干支歷

干支曆法是上古文明的產物,又稱星辰歷、甲子歷等,是一部深奧的歷法。它是用六十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標記年月日時的歷法。干支紀元(歲紀攝提)以北斗七星的運轉計算月令,斗柄所指之辰謂之“鬥建”(古稱北斗斗柄所指為“建”)。如《淮南子·天文訓》收錄:“帝張四維,運之以鬥,月徙一辰,復返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醜,一歲而匝,終而復始”。這裡的“鬥”指的就是北斗七星的斗柄。斗柄迴圈旋轉,順時針旋轉一圈為一週期,謂之一“歲”(攝提)。“十二月建”是依據“二十四節氣”而來的節氣月,“十二月建”的劃分是以節令為基準,即以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分別作為寅月(攝提格)、卯月(單閼)、辰月(執徐)、巳月(大荒落)、午月(敦牂)、未月(協洽)、申月(涒灘)、酉月(作噩)、戌月(閹茂)、亥月(大淵獻)、子月(困敦)、丑月(赤奮若)之始。干支歷以“斗柄回寅”為“春正”(正月)。正月,即建正之月,斗柄回寅為春正,春正所在的月份即正月;建正(正月)是歲紀攝提論十二月建的概念,後經演變亦用來指其它曆法的首月。十二月建分別為:正月建寅、二月建卯月、三月建辰…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醜。干支紀月以寅月為正月,依據斗柄所指確定陰陽消長,鬥指寅時陽氣升發,萬物更生,寅月是干支歷首月。干支紀時以子時為起始,依據太陽運轉計算日,太陽新生於子,子時是一日之中首個時辰。

干支顯示了大自然執行的規律,即時(時間)空(方位)互動,和“陰”與“陽”的作用結果。包含了陰陽五行的思想和自然迴圈運化的規律。干支歷主要由干支紀年、干支紀月、干支紀日、干支紀時四部分組成。它以立春為歲首,交節日為月首。二十四節氣和十二月建是干支歷基本內容,既管年又管月,兼具二十四節氣。干支歷的年月日均由天象決定,無須透過人為調整,是完全符合天象規律的一部曆法。

干支紀年

干支紀年以天干和地支組成共60個干支紀年(詳見上文序列表中的表格)(或見下文五行、屬相),以此往復,60年為一個輪迴。

干支紀年一個週期的第一年為“甲子”,第二年為“乙丑”,依此類推,60年一個週期;一個週期完了重複使用,週而復始。(60是10、12的最小公倍數,所以每60年為一週期)。如1644年大概為甲申年,60年後的1704年同為甲申年,300年後的1944年仍為甲申年。注意以上只是大概對應,因公曆和干支歷是不同的歷法,年份起點不同。

干支紀月

干支紀月是由十二辰紀月發展而來。在古代早以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