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論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三章 熊廷弼,淺談清朝,月下論道,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薩爾滸戰役除李如柏軍撤走未遭慘重損失,明軍共損失兵力約餘人,戰死將領300餘人,喪失騾馬餘匹,損失槍炮火銃餘支,元氣大傷,後金軍的勝利,不但使其政權更趨穩固,而且從此奪取了遼東戰場的主動權。
此時萬曆帝已震怒,明廷御史彈劾楊鎬,說他喪師誤國,罪無可赦。朝命拿楊鎬入京,令兵部侍郎熊廷弼代任經略。楊鎬於崇禎二年(1629年)被處決。
之後,努爾哈赤又攻開啟原,馬林因逃還開原後,堅守不出;當年六月,後金軍乘勝進攻,馬林效死抵禦,其後內無糧草,外無救兵,終被後金軍攻破,馬林最後在巷戰中戰死,開原失守後,努爾哈赤又智取了鐵嶺。使明朝在遼東地區失去了御守後金西去的屏障。
讓我們來看看新上任的遼東經略熊廷弼,熊廷弼(1569年~1625年),字飛白,號芝岡,湖廣江夏(今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人,萬曆二十六年,考中進士,起家保定推官,遷監察御史。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授右副都御史、巡按遼東,請求屯田。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薩爾滸之戰後,出任兵部右侍郎、遼東經略。
熊廷弼還沒有離開京城,開原就失守了,熊廷弼上書說:“遼左,是京城的肩背,河東,是遼鎮的心腹,開原又是河東的根本。想保住遼東的話,開原一定不能放棄。我請求朝廷趕緊派遣將士,準備糧草,修造器械,不要節制我的費用,不要延誤我的時限,不要用一般的規矩來使我沮喪,不要從旁阻撓來掣我的手肘,不要把艱危只給了我一個,大家不關於心,以至誤了我朝。”奏章遞上去以後,全部得到允准,明神宗並賜給尚方寶劍以加大他的權力。
等他出山海關,見難民紛紛逃來,停車細問,方知連鐵嶺都丟掉了,等他到達遼陽的時候,才發現僅存的瀋陽和遼陽幾乎是一座空城,他命令僉事韓原善前往安撫瀋陽,韓原善害怕,不肯去。接著派僉事閻鳴泰去,閻鳴泰走到虎皮驛,大哭而返。廷弼於是親往巡視。
他從遼陽出發,一路走,一路看,遇到逃跑的百姓,就勸他們回去,遇到逃跑計程車兵,就收編他們,遇到逃跑的將領,就抓起來。就這樣到瀋陽的時候,他已經集結了上萬平民、數千名士兵,入城後先勸告百姓一番,然後命人把逃將劉遇節、王捷、王文鼎斬首來祭奠死節的將士。把貪汙的將領陳倫給宰了,並上書彈劾、罷免了總兵官李如楨,用李懷信替換了他。
隨即又招集流亡,整肅軍令,造戰車,備火器,浚壕繕城,鞏固守備。又冒雪出巡,至瀋陽修城閱兵,並自制一篇痛哭淋漓的祭文,親祭陣亡將士。隨祭的軍士,都感激涕零。
接著他上書明神宗進呈方略:“請召集軍隊十八萬人分佈在雲陽、清河、撫順、柴河、三岔兒、鎮江等戰略要地,首尾呼應,小的戰事各自拒敵防守,大敵來時則互相接應、援助。另外再挑選精兵悍將組織遊擊,乘機出動,攻掠敵人的零散兵馬,擾亂他們的耕種和放牧,輪番出擊,使敵人疲於奔命,然後瞅準機會進兵剿敵。”奏章遞上後,明神宗聽從了他的建議。自有此一番振作,遼瀋得以漸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