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論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三章 鄭氏內亂 劍指臺灣,淺談清朝,月下論道,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諸清將殲滅雲南吳軍,陸續班師,到了北京,聞尚之信、耿精忠,亦已逮到治罪。

原來吳世璠敗局已定,再加上尚之信護衛張永祥、張士選秘密赴京,揭發其謀叛罪。康熙帝速派刑部侍郎宜昌阿等赴粵調查,並於武宣逮捕尚之信,之後被賜死。

耿精忠亦為諸弟所劾,召至京師,交部議罪。大學士明珠上奏說:“耿精忠負恩謀反,罪過大於尚之信。”於是康熙帝下詔將耿精忠及其心腹死黨白顯忠、徐文耀、王世瑜等凌遲處死,範承謨之子範時崇分割其肉祭墓。

惟孫延齡妻孔四貞,為太后義女,且勸夫反正,先至京師宣告,有旨實封郡主,祿贍終身。於是大赦天下,並減免用兵各省賦稅。

三藩已平,中原十八省及關東三省,都屬大清版圖,真成了浩蕩乾坤,昇平世界。獨有臺灣鄭經,抗志海外,偏不受清朝命令。先前耿精忠叛清時,與鄭經同攻廣東,耿精忠降清後,汀州、泉州、漳州等郡,皆為鄭經所據。耿精忠與清親王傑書,合軍攻經收復各郡。鄭經退守廈門,嗣復令部將劉國軒等,分路入犯,攻陷海澄,圍攻漳、泉各州。巡撫吳興祚與將軍賴塔,出兵泉州,總督姚啟聖與提督楊捷,出兵漳州,鄭軍始退。

康熙十九年(1680年)正月,清福建水師提督萬正色率舟師進攻金、廈。鄭經以右武衛林陛督師抵禦,劉國軒部亦自海澄來援,戰皆不利,鄭經率諸將回臺灣。

將軍賴塔意欲招撫鄭經,省得再來纏擾,遂著人致書鄭經,準照朝鮮事例,“不剃髮,不登岸,稱臣入貢,俾沿海生靈永息塗炭”。鄭經得書,復請如約,只要把海澄縣作為互市公所。賴塔倒也有意允許,不意總督姚啟聖,偏說出許多後患,堅持不可,和議暫被擱置。奈何鄭經於康熙二十年(1681年)三月去世。

鄭經有子數人,長子鄭克臧最賢,頗知禮賢下士,鄭經率師西征時,鄭克臧奉命監國,由其岳父陳永華輔政。鄭克臧年少,但明敏果斷,有他祖父延平文王鄭成功之風。在陳永華輔助下,鄭克臧治理井井有條,凡事堅持原則。

鄭克臧方正有為,因此被曾為“東寧賢主”,讓他的叔叔以及奸邪之人深為畏懼,害怕由鄭克臧繼位,對自己不利。鄭克塽的岳父馮錫範等打算擁立其弟鄭克塽。鄭經一死,馮錫範便帶頭以傳聞“監國非鄭經真血脈”為辭,與鄭經之弟鄭聰等人共謀,說服鄭成功之妻董氏在北園別館(今臺南開元寺)廢掉鄭克臧的監國職位,但是鄭克臧不肯交出監國印璽。馮錫範等人派人將其絞死,而這場政變距鄭經死亡僅兩天。鄭克臧妻陳妃已懷有身孕,也絕食數日後上吊殉死。

眾人擁立鄭經次子鄭克塽為主,襲爵延平郡王。克塽幼弱,不能理事,諸事統由馮錫範決斷。錫範驕橫不法,大失人心。諜報傳入清廷,閩督姚啟聖非常得意,想乘此吞滅臺灣。

姚啟聖字熙止,號憂庵,浙江會稽(今浙江紹興)人,隸漢軍鑲紅旗。從小有豪俠之氣。順治初年,清軍佔領江南。姚啟聖前往通州,為當地土豪侮辱,因而投效清兵,被委任為通州知州。因擅開海禁,罷官從商。三藩之亂後,捐資募兵,投入康親王愛新覺羅·傑書麾下,屢獻奇謀。康熙十五年(1676),勸降耿精忠,遷福建布政使。康熙十七年(1678年),升任福建總督,負責平臺事宜。康熙十九年(1680),與湖南水師萬正色率兵攻克海澄,收復金廈,迫使鄭經退兵澎湖,授兵部尚書銜、少保兼太子太保、右都御史。

適值臺灣內亂,姚啟聖立即奏了一本,說是臺灣主少國危,時不可失。康熙帝便令各大臣會議,內閣學士李光地請即照準,康熙帝遂降旨准奏。姚啟聖復力保降將施琅,材可大用,得旨授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加太子太保銜。

施琅本是鄭成功的得力助手,鄭成功手下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淺談清朝

月下論道

寒門書生,開局撿個便宜小嬌妻

菜比比

假太監:從女帝寢宮開始

吉林分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