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論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八章 京師守衛戰,淺談清朝,月下論道,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明崇禎二年、後金天聰三年(1629年)十月,皇太極親率八旗勁旅,大舉攻明,方欲啟行,聞報蒙古喀爾沁部有人覲見,名叫‘布林噶圖’。

皇太極接見,問其是否認識龍井關路徑。

布林噶圖道:“奴才數年前,曾去過一次,略識路程。”

皇太極即令他作為嚮導,頓時滿城文武,需留城居守者除外,盡隨駕出發。大軍旌旗蔽天,越水穿林,在途中過了數天,方到喀爾沁部,喀爾沁親王,迎宴犒勞。

十月二十六日,皇太極抵達龍井關,關上不過幾百名守卒,見後金軍蜂擁而來,都嚇得魂飛天外,四散逃去。

皇太極又分兩路,一路軍攻大安口,由濟爾哈朗和大貝勒代善長子嶽託為統領,共四旗;一路軍攻洪山口,由皇太極親率四旗兵隊,連夜進發。

此時明軍專防守山海關,大安、洪山二口“塞垣頹落,軍伍廢弛”,明參將周鎮陣亡,參將張安德等敗逃,張萬春降。後金軍幾乎沒有遇到任何強有力的抵抗,順利突破長城,浩浩蕩蕩的殺奔遵化。

明廷聞警,飛檄山海關調兵入援,袁崇煥遂率領祖大壽、何可剛入關守衛,所經過的薊州、撫寧、永平、遷安、豐潤、玉田各城,都分兵留守。

十月二十七日皇太極率兵抵達喜峰口,喜峰口位於唐山市北部遷西縣與寬城縣接壤處,左右高崖對峙,地形險要。由此出關折東趨大淩河流域,北上通西遼河上游及蒙古高原東部,向西南經遵化和冀北重鎮薊州(今薊縣)可至北京。此時直趨京師地路線只有一條,就是從喜峰口到遵化、從遵化到薊門、從薊門到三河、最後是通州,然後直抵京師城下。遵化在京師東北方向,如果後金軍抵達遵化,那距離京師也就只有300裡的距離了。

遵化是京東的重鎮,袁崇煥想把後金的軍隊阻截在這裡,他急令平遼總兵趙率教率四千兵馬,馳救遵化,走撫寧、遷安這條路線趕往三屯營。要他務必在後金走完從喜峰口到三屯營地五十里路前,跑完這條二百六十里地路,搶在後金頭裡衝過即將閉合地封鎖線,直接進入遵化城進行防守。

然而在二十七日後金軍大舉從喜峰口破口後,遵化和三屯營兩個重要地軍事要點就已經暴露在後金軍地兵鋒之下,但二十八日全天,後金軍只行進到距離喜峰口二十里遠地漢兒莊,後金各部均詭異的停止了前進。

1629年(明崇禎二年、後金天聰三年)十一月初四,山海關總兵趙率教在遵化和三屯營間,遭後金貝勒努爾哈赤第十二子阿濟格部伏擊,趙率教自顧部眾,不及後金的四分之一,眼見不是對手,只是忠臣雖死無憾,有進無退。當下激厲將士,分為數隊,吶喊一聲,竟向後金軍中衝入。此時後金軍兩面的兵已合攏來,把趙率教困在中心。

趙率教全無懼怯,率眾血戰,斬殺後金軍數名,怎奈後金軍越來越多,趙率教只領著孤軍,越戰越少,滿望城中出兵相應,誰知寂無聲響。又死戰多時,眼看日光已暮,不由的憤急起來,索性拍馬當先,殺開一條血路,直奔城下,大聲叫道開城。

誰料城上亂箭齊射,趙率教大叫道:“我是山海關總兵,來援此城,請速放入!”

但聞城上守兵答道:“主將有令,不論敵兵援兵,一概不得入城。”

趙率教此時已身受重創,至此進退無路,視部下殘兵,亦受傷過半,便下馬向西再拜道:“臣力竭矣。”復率手下殘兵,殺入後金軍中,趙率教中流矢墜馬,力戰殉國,四千騎兵亦全軍覆滅。

後金軍殲滅趙率教的軍隊後,一反幾天來按兵不動地態勢,大軍直逼城下,把殘兵掃得精光,不留一個,當即乘勝登城。城中守將朱國彥,只守著閉關的主見,不納援軍,害得趙率教身亡,到了後金軍登城,他已無能抵禦,忙回署穿好冠帶,望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淺談清朝

月下論道

寒門書生,開局撿個便宜小嬌妻

菜比比

假太監:從女帝寢宮開始

吉林分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