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論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二章 多爾袞輔政,淺談清朝,月下論道,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崇德八年(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農曆八月初九日,清太宗皇太極猝死於盛京清寧宮,由於皇太極生前未預定儲嗣,一場激烈的權力角逐正悄悄展開。
此時,大貝勒代善的兩紅旗勢力已經遭到削弱。他本人年過花甲,早已不問朝政,其諸子中最有才幹的嶽託和薩哈廉年輕時已過世,剩下碩託也不為代善所喜,第七子滿達海初露頭角,還沒有什麼發言權。但以代善的資歷、兩個紅旗的實力,其態度所向卻能左右事態的發展。
皇太極生前集權的種種努力和滿族社會日益的封建化,自然也使皇太極長子豪格參加到競爭中來。從利害關係而論,兩黃旗大臣當然都希望由皇子繼位,以繼續保持兩旗的優越地位。他們認為,豪格軍功多,才能較高,天聰六年已晉升為和碩貝勒,皇太極稱帝之初晉肅親王,掌戶部事,與幾位叔輩平起平坐。皇太極在世時,為加強中央集權,大大削弱了各旗的勢力,但同時又保持著一定實力,又把正藍旗奪到自己手中,合正黃、鑲黃、正藍三旗的實力遠遠強於其他旗。因此這三旗的代表人物,包括額亦都第八子圖爾格、索尼、費英東第七子圖賴、錫翰、鞏阿岱、費英東之侄鰲拜、譚泰、塔瞻等朝廷重臣,物必然要擁戴豪格繼位。
然而另一個競爭者就是多爾袞,他的文武才能自不必說,身後兩白旗和勇猛善戰的兩個兄弟則是堅強的後盾,而且,正紅旗、正藍旗和正黃旗中也有部分宗室暗中支援他,就更使他如虎添翼。
還有一個人也不容忽視,他就是鑲藍旗主濟爾哈朗。雖然他不大可能參與競爭,但他的向背卻對其他各派系有重大影響,無論他傾向哪一方,都會使力量的天平發生傾斜。
在這樣的形式之下,宮廷內火藥味很濃,稍不小心,就可能擦槍走火。朝廷內所有的王爺和重臣,毫無例外都捲入了多爾袞與豪格為奪皇位進行的鬥爭旋渦裡。群臣們都在苦苦地尋求出路,惟恐出現動亂,傷及國運。此時代善之孫、薩哈廉之子郡王阿達禮及代善第二子貝子碩託曾勸多爾袞自立為皇帝。
八月十四日,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豫親王多鐸、睿親王多爾袞、肅親王豪格等都一起來到崇政殿,舉行決定皇位歸屬的會議。最後矛盾集中在了以豪格為首的兩黃旗和以多爾袞和多鐸為首的兩白旗上。雙方相爭,委決不下。
睿親王多爾袞在兩黃、兩紅和兩藍六旗勢力大多數人不支援的情勢下,意識到自立的條件還不成熟,主要阻力來自於兩黃旗原皇太極手下的親信大臣。在這種情況下,多爾袞最後議定由皇太極的第九子、年僅六歲的福臨即帝位,結果獲得透過。但促成這一舉動的,還有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莊妃的幕後活動。莊妃是否籠絡多爾袞,官修的史書實錄沒有留下任何記載,私家著述也沒有留下更多的記錄。
於是禮親王代善等奉福臨登位,各王貝勒大臣等,共同誓書,昭告天地,同時宣佈以鄭親王濟爾哈朗和睿親王多爾袞輔政,福臨於八月二十六日登上盛京篤恭殿的鹿角寶座即帝位,次年改元順治。
就這樣妥善地處理了十分棘手的皇位爭奪問題,多爾袞自己也向權力的頂峰邁進了一步。卻說這多爾袞無論大小事情,一律稟報,並且辦理國事,比鄭親王濟爾哈朗尤為耐勞。
過了數日,多爾袞親自舉發阿達禮及碩託諸人,悖逆不道,暗勸自己自立為君,當經刑部訊實,立即正法,並罪及妻孥。又肅清了反對這種新格局豪格及其下屬,穩固了新的統治。太后博爾濟吉特氏(孝莊)聞知,格外感激,竟特沛殊恩,傳出懿旨,令攝政王多爾袞便宜行事,不必避嫌。
多爾袞的這一系列舉措,在客觀上避免了八旗內亂,儲存了實力,維護了上層統治集團的基本一致。當然,他這一提案,是自己爭奪皇位不易得逞之後才提出來的,是在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