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修真]破道_第864章,[修真]破道,蒼跡,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等等,這王氏竟是不安平本地人氏?”童青忍不住問道,他轉頭看到柳夜闌一臉平靜無波,忍不住跳腳道:“你已經猜到了?”
柳夜闌無奈一笑:“你看那王氏所居在巷道深處、縣城邊緣,院中花木與家仫俱不是舊物……”
童青連忙打斷了這種將自己襯托得宛若智障的解釋:“好了好了,王氏並非安平縣本地人,乃是外遷而來,然後呢?”
柳夜闌也一併看向蔣叔致。
蔣叔致總覺得自己眼前二人有種莫名詭異的氣場,卻在這種注視下不得不順口道:“這馬三便是王氏剛剛遷至安平縣時,以‘德行不端’為由逐出家門的世僕。”
德行不端?這可真是微妙。
蔣叔致道:“父親派人往王氏原先所在的溪塗鎮查探過,據溪塗鎮民所述,這馬三與王氏門中一丫環青梅竹馬,滿鎮皆知他們將來定是要結親的,只是鎮民也不知,為何到了安平之時,他們卻會將馬三逐出家門。”
童青忍不住問道:“那個丫環呢?”
蔣叔致眉宇間帶著種說不出的寒意:“奇就奇在這裡,這王氏上下十三口人,偏偏沒有那個叫芳草的丫環。也就說,當初王氏從溪塗離開之時,是十五口人。”
剎那間,童青只覺得一股涼意自腳底升起。
柳夜闌皺眉:“可有查清楚王氏遷至安平的緣故?”
蔣叔致神情亦難掩思慮:“據王氏對溪塗鎮鄉里所告,因為王氏二子過了童子試,王氏一貫在鎮中與縣城中都有買賣,為了照顧王氏二子的仕途,索性便闔家遷來了安平。”
這理由乍一聽很合情合理,可細論卻全然經不起推敲。
蔣叔致亦將前後詳情一一道來:王氏一共就兩個兒子,大兒子已經成家生子,有妻有妾,王氏那布匹生意也是他在打理,顯然將來是要接管家業的,王氏這小兒子原本性情有些跳脫,此次中了童子試可以說是走了狗屎運。為了一個偶然透過童子試的小兒子,全家離開故土遷來安平縣城?且不說縣城生活水準高於鎮中,就說那溪塗鎮裡,可也還需要王氏大兒子時常回去照應一二——這麼個折騰法兒,當初為何一定要遷來這縣城之中呢?簡直叫人百思不解。
這前後,一個消失的丫環、後來被驅逐的馬三、馬三燒掉的衣裳、甚至王氏報案時所說的財物遺失……必是有什麼關聯。
柳夜闌理清線索,便也不多糾結,轉而問道:“那張氏與王氏可又有什麼相似之處嗎?”
蔣叔致想起來也是眉毛緊皺:“當初父親與縣衙諸公亦是研討良久,便是大哥二哥亦曾反覆推敲,論理說,這張氏乃是土生土長的安平縣人,與王氏一家人乃是後來才相識,若說兩戶人家有什麼相似……除了都是買賣人,且有利益往來,算是交好之家,我也實是想不到別的了。”
柳夜闌心中一動,突然問道:“可有在張氏中也搜到過小孩兒衣衫?”
蔣叔致一怔,先是寒意乍起,隨即又勉強笑道:“柳兄弟你這問題未免太過奇怪,這兩戶人家中皆有小孩子……再者,你也莫要因為那馬三燒了小孩兒衣衫便疑神疑鬼,說不得,也許是他與那叫芳草的丫環有了首尾珠胎暗結才有這般致祭之舉。”
這也是縣衙內部目前能達成的最合理的解釋:這個芳草也許是被主家因為不貞的緣故,或拋棄或解決,總之結局不好,馬三為了這小丫環出頭,便直接被趕出了王家,對於這樣人口簡單的家族而言,趕走一個世僕必是因為對方猜錯太大;而對於馬三而言,被王家趕出家門,在安平這樣的小地方想再找到一樣的差使幾乎不太可能。
不難想像,為了芳草之事,馬三先是討公道不成,後又被驅逐,心中懷恨,用了某種手段殺了王氏一門,至於張氏那邊,那解釋雖然牽強,卻也是唯一能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