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心本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7章 感悟變化,聊齋狐婿,士心本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心無他圖,正心在中,萬物得度。”

“當下之感,和老師《內篇》之言一致。”

“而我正心之中又多了仁德,故此我心暖熱。”

“這即是仁心炙熱。”

“胥先生曾說,凡有仁心者,不因世態而改性,一意固守仁道。”

“成仁者,身可殺,心不得誅,道不能毀,即‘仁者無敵’所在。”

“如今我感受到仁義之溫,君心氣神通,見身性流光……”

“此正心境地與之前明經境,真是天差地別。”

“如‘入學’到‘成學’……”

“學業有成,還要篤行不怠,便是第三重境‘乾道’。”

“乾道者,君子終日乾乾。”

……

通達正心後,劉彥細細體會感悟內在變化。

最直觀之感,便是心竅暖熱。

過去他能做到‘心見’,以自己之心見他人之心。

亦能做到‘觀念’,即是‘以不動心,見心念動’。

但他不能時常感知自心溫度。

人之所以感知心冷心熱,在於人情的變化。

受傷時知‘心冷’,感動時知‘心熱’。

而劉彥現在,能在感情未動之時,而知‘君心熾熱’。

其溫來自心中仁德,他能直觀感覺到仁心流光。

此光即是氣,此氣乃精氣、心氣、意氣、神氣,直通周身九竅,致整個內在溫暖如春。

使他‘人得靜,心得正,身得安,神思聰,耳目明’。

這一切都是實質的感受,更有靈明之感存玄妙之處。

那靈明之感,乃統御之感。

猶如內在意志統御自身性命,全氣全神,皆由夫志。

譬如孟子講浩然正氣時,所言【夫志,氣之帥也】

劉彥正心之後,就像一身精氣有了統帥,志心有了神明,而他即是駕馭之人。

“夫志,氣之帥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

“正心,方能駕馭夫志,篤行至誠,把握神氣!”

一念思量,劉彥再添明悟。

內視身學,見此前積攢的三千文光消耗一空,只剩一盞文燈明亮心竅。

那些文光全部浸入身性,如水澆築田地,而非從身體中消失。

現在他根性得文光水潤,以後便能自然生長,而且根源可以儲水了,積攢文光不再受限制。

劉彥之所三千文光合根性,是因為三千文光是明經的瓶頸。

達到三千之數心竅就飽和了,即是‘明經圓滿’。

所以需要正心明德,以三千文光浸潤身性,使身性產生俱備【德】,有德有容,有容乃大。

今後,他可心竅只存一盞明燈。

明悟道理所得文光可儲於身性之中,把根性作為蓄水之地,亦能借著文光不斷的溫養德性,明明德。

“翻山見通途,道路寬闊了。”

睜開眼眸,劉彥一語抒發。

他起身推開書房門,背手而立,門前望天。

眼眸與日相映,身氣與風交匯,上下與自然融合,給人予正和靜的感受。

南房眾女止住話音,眾眸透過門窗聚於此君身上。

三郡主神目如洗,刷去神靈中劉世才舊貌,換成當下所見新貌。

與妹道:“他神氣德行俱新,必是通達所致,此時觀君子頂天立地,乃正心之故。”

七郡主道:“我看不止於此,他身上氣蘊藏仁和,他身形顯現中正……”

“我猜是其魂風骨之形,合入了身骨。其身性仁義,合入了正心。”

“其正心有仁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聊齋狐婿

士心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