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七百一十 駐防軍區,玄德,御炎,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建安元年到建安四年,劉備花了四年左右的時間,把正規軍的人數擴充了十多萬。
其中正規軍的數目從十二軍,擴充到了二十三個軍。
除了天威軍、虎騎軍、豹騎軍、驍騎軍、虎賁軍、鷹揚軍、千牛軍、神策軍、玄甲軍、羽林軍、驍果軍、天興軍這十二個早期的軍之外,四年時間裡,劉備又陸陸續續用多方來源的兵源,編組了十一個軍。
這十一個軍的兵員來自於全國各地,有益州涼州出身的民戶,還有豫州和兗州出身的難民,主體是三河之地與三輔之地的傳統兵源地,還有一些奴隸出身的兵源和南匈奴、幷州山匪出身的兵源。
比如張燕所部幷州山匪就被劉備收編改組,編組了一萬人的新軍。
在番號方面,劉備沒有給新設立的十一個軍授予什麼番號,一方面他想不到什麼好聽威武的番號,一方面他覺得番號這個東西還是用數字來編制比較容易,而文字番號更適合用於榮譽稱謂。
一支軍隊取得了非常輝煌的戰果,或者取得了很大的軍事勝利,那麼授予文字番號以示榮耀,這樣不僅能激勵士氣,也方便榮譽的深入人心。
而在基礎的編制上,還是採取數字編制比較簡單,方便統計和管理。
所以就在建安四年年初,劉備對中原四州展開一系列行動的時候,也同步展開了對軍隊的新一輪改組。
已有番號的十二個軍保留原有文字番號的同時,按照成軍先後時間授予第一軍到第十二軍的正式番號,剩下的十一個新軍也按照編組成立的順序授予第十三軍到第二十三軍的正式番號。
當然,因為成軍至今他們都沒有經歷過什麼正兒八經的作戰的原因,所以就沒有象徵榮譽的文字番號了。
這十一個新軍因為是徹頭徹尾的新兵的原因,訓練時間基本上都被設定為兩年,還有很多技術兵種都是在建安三年年底才完成正式的軍訓,比如弓弩手和騎兵之類的。
除了這二十三個正式編制的軍之外,在某些特殊的郡國之中,還有劉備安排成立於當地駐防於當地的獨立營兵。
比如由高順統領的汝南營兵,還有甘寧統領的南陽營兵、史渙統領的九江營兵和閻行統領的廬江營兵,以及沛國、濟陰國和琅琊國的三國營兵。
到第二次軍隊改組之前,天下一共有七支獨立營兵,加在一起兩萬一千人。
其中汝南郡、沛國、濟陰郡和琅琊國四個郡國的四支營兵的成立是為了第一波限奴令做了準備,在當地形成強有力的威懾,且利用當地資源和人口擴充軍隊。
其目的就是為了配合限奴令的展開。
現在,中原四州第一波限奴令行動基本上完成了,該解決的都解決了,所以劉備思考了一陣,決定將這四個郡國的營兵聯合改組,編制為第二十四軍,由高順擔任中郎將,統領這支軍隊。駐防地依然是汝南。
剩下的南陽營兵、九江營兵和廬江營兵因為地處廣義上的南方,有著震懾江南二州的重要意義,所以沒有被聯合改組,還是維持著原先的營兵制度。
於是到第二波軍隊改組走到末尾的時候,劉備便一共掌握了二十四支正規軍和三個獨立營兵的編制,都屬於正規軍,總兵力在已經超過了二十五萬。
到建安四年年中,在這些新軍陸續成立的時候,劉備也終於覺得自己手上之前有些捉襟見肘的兵力有了充足的安排空間。他最終的建軍計劃是三十萬,現在距離三十萬還有一些距離,但是大體上的使用已經沒有太大的問題了,所以在軍隊組建的同時,劉備也放心的對四方軍事進行了一些安排。
當前,幷州有關羽統領的天威軍和牽招統領的千牛軍在鎮守,益州方面,是劉晟統領的神策軍和曹仁統領的鷹揚軍在鎮守,涼州方面,是程普統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