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節
白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節,嫁給炮灰敗家子(穿書),白茄,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絮絮叨叨中,崔小云漸漸瞭解一些,更是對阿爺驚讚不已。
原來,不止他爹學了木匠,就連其他三個叔伯也學了不同的手藝。
大伯學得草編,只是一家子都是懶惰的人,哪怕有手藝在身,也賺不得銀錢。二叔從小身子不好,便沒學手藝,而是用省下來的銀錢買了頭驢磨豆腐,所以就算不種田,日子過得也不差。
再有的就是四叔,四歲並未學得手藝活,而是年幼時看著當貨郎的爹,長大了也做了貨郎,前年四嬸牽線,現在去了遠方跑商,已經有好幾個月沒回來了。
她爹就有些不走運,最初學木匠真的是個掙錢的好法子,結果隔壁一人帶領整個村子發家,現在將村名都改成了‘木匠村’,周邊的生意都被這個村子給拉去,久而久之,價錢是越來越低廉。
吃飯的手藝活做不得,也就只能下地幹活,好在他們家多得是勞動力,豐收年也能過得好。
往事說到一半,兩母女就到了巷子口,還未走進去就聞到一股子木香,迎面望去,滿巷子的攤販都是賣與木材有關的生意。
“就是這條巷子,你爹以前還在這裡擺過攤,那個時候生意是真的好做。”朱大英感慨著,如果不是突然冒出的一個村,他們家現在日子肯定好過。
可惜啊……
不過,再可惜也阻擋不了朱大英對兩邊貨物的期待。
賣木釵的不少,買得人也多。
用不起金釵銀釵的人,都願意買根好看的木釵用用,一根便宜的幾文貴得也不過十來文,比金銀便宜多了。
“這根怎麼樣?花樣適合你這樣年輕的姑娘。”朱大英拿起一根蓮花釵問著。
崔小云望去,眼睛都在發亮。
小攤位上木釵有幾十來根,看著確實好看,而且來買的人不少,想來是蠻受歡迎,可這些樣式在崔小云來看就老套了許多,她腦海裡的記住的款式,比這些好看多了。
別的不說,就如意雲紋、仙羽卷草、金絲竹節等等,而且除了釵子之外,還能做梳子,金福報喜梳、松鶴廷年梳、雲水芙蓉梳等等。
這些在現代用到俗的樣式,在這裡拿出來,絕對受歡迎!
小攤位上的木釵,多數都是以‘花’來雕刻,樣式老套沒有新意,崔小云真的感覺自己找到了掙錢的好法子,雖然這個時代與她上輩子完全不同,可唯獨一點不變,那就是愛美之心。
她當即決定,看能不能利用這個法子,發家致富。
有了打算,這個時候崔小云就迫不及待的想回家,身邊的朱大英卻是越看越起勁,拿著一根又一根木釵瞧著,“這根不錯,這跟也行,要不讓你爹多做幾個。”
說著話時,她看了看身邊的小姑娘,瞅著手腕上顯露的銀鐲子,朱大英對著閨女小聲的道:“崔貞兒還回來的銀耳釘,娘給你打成鐲子吧?今年收成不錯,再給你添一些,弄個細鐲子帶帶。”
崔小云對銀鐲子沒興趣,她道:“娘,我們回去吧。”
“什麼都還沒看好呢,怎麼就回去?”朱大英奇怪著,這才看了幾家小攤,都還沒定好樣式,再說了,她們來鎮上是採買物什的,家裡的鹽要吃完了,前不久芽丫頭打碎個碗也得補補,這都還沒買。
崔小云著急,催著娘趕緊買完物什,來不及等村裡的牛車,就急衝衝的回了家。
回程的路上,崔小云才知道早上坐牛車是多麼的幸福,現在走了足足一個多時辰,鞋底又薄,踩在碎石上咯得腳底疼,回到家把鞋一脫都起了水泡。
崔小云疼得倒吸氣,朱大英用針叼破水泡,心疼之餘忍不住白了她一眼:“急著趕回來作甚,晚些還能搭老章家牛車回來。”
崔小云哪裡知道會這樣,平日裡走得少,誰知今日居然會走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