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at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09頁,主線已完結[快穿],thaty,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又過一年,京城開了武校。武校分低中高三級,收六到十二歲的孩子入學,第一批是軍中子弟與京中無家可歸的孩子。同年下半年,京中開了技校與醫校。且……技校與醫校招收女子,跳出來反對的人鋪天蓋地,最終女子學院被獨立了出來。
三年後,第一批十五六的的武校學生入步軍營「實習」之後被散如各地軍中,技校的高年級學生前往江南開辦工廠,醫校的學生坐著馬車開始四處義診宣講醫療知識。這些進入各行各業的學生裡,並不缺少女院女子的身影,她們面對著比男性更多的非議與壓力,有些女子放棄了,但也有堅持下來的女子,並且一屆比一屆堅持下來的女子更多。
工部大改革,御醫院該醫部,六部邊七部。
拋頭露面的女性,「雙職工」的家庭,逐漸變成了平常事。
國家在進行原始積累,但有竺昭昭與季寒素的把控,並沒出現羊吃人或機器吃人的想像,整個大裕還是蓬勃向上的。
國家開始鋪路,修建道路的里程,甚至一度成為了當地官員考核的重要指標。
五年後,六扇門與法學院開設,六扇門訓練衙役,法學院則培訓法官。案件審理被從知縣、知州的身上剝離,大裕開始進行政法分離。這一年又發生了一些小亂子,但軍權在手,誰敢生事?拍死!
國家設法部,七部變成了八部。科舉大改革。
第一屆法學院與六扇門的老中青畢業生們,首先乾的就是普法,不過地球的華夏在現代依然有人因為不懂法,對於大裕來說,更是任重道遠。
十年後,第一個蒸汽火車頭開始製作,第一條鐵路開始動工,這條鐵路只有五十米長,當巨大的鋼鐵怪物動起來的瞬間,有人發出興奮喜悅的歡呼,有人發出驚恐悚然的尖叫。
次年,女子也可參加科舉——醫部、工部、法部早已經出現了由基層升遷上來的女子。
十五年後,三艘鋼鐵巨艦停泊在了倭國的碼頭。
十八年後,兩艘滿載鴉片的佛郎機商船,被燒了個一乾二淨。船上的所有水手與商人都被吊死在碼頭上。
這時候,那些收為義子的小皇子們,也都長起來了。他們之前都在新式學校中學習過,各有自己的長處。他們的身份被隱藏,放入了各地的基層。
「自此之後,我大裕不入基層,不得為帝。」皇帝的頭髮二十多年前是花白的,現在還是花白的,皇帝的面容自從當年恢復年輕,就彷彿沒有變過。
「陛下聖明,萬歲萬歲萬萬歲。」老中青的官員們山呼萬歲,自從皇后還朝,陛下就突然振奮了起來,各種各樣的改革,翻著花的出現在各種階層,各行各業。
這才幾十年,眼見大裕就變了樣了。江湖是沒有了,但百姓們多少都會了兩下子,當年還有官員認為,民眾好武,恐生亂象。確實是有亂的,這些年大大小小陸陸續續就沒停過,畢竟各種改革總能牽動不同人的利益,即使之前的反叛者都被壓下去了,依然有人鋌而走險。
八年前的鹽商作亂就是最好的例子,鹽商剛鬧騰起來,就讓當地的百姓給摁死了——真·摁死。老百姓拿鹽包,把反叛的鹽商還有跟著鹽商作亂的地痞流氓活埋了,那些人或是被擠壓而死,或是活活悶死。
近些年,嘯聚山林和坑蒙拐騙的,也明顯減少了。
但與此同時,數年前已經獵裝軍隊,並且逐年改進的火銃卻並沒有在民間推廣,反而民間明確的禁銃。
宣佈完該宣佈的事情,退朝了。
「我要改政體。」待下了朝,竺昭昭道。
「君主立憲?」
「君主論換。」
「???」這可沒聽說過。
「五年制,最高連任四屆,只要有王族血脈就可參選,男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