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風月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四章,Time時光裡,逸風月寧,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晚宴結束後第二天,露霜和青雨又去山上拍了點照片玩了一天,三號一早,露霜就直接飛去了廣州。而青雨則是留下來,每天都在畫展裡,找個地方繼續做她的研究。
是蓮的緣故,青雨也認識了不少畫家和學者,每天跟他們溝通、學習,讓她對這方面的知識拓展速度成幾何倍的增長。
下了飛機,露霜就跟陳璇他們幾個火速碰面,去了定好的民俗,畢竟要去戲班子學習,傳統的戲曲想找到傳承人還是很難的,特別是民間戲班子,想學習傳統手藝,只能去鄉下。幾人剛收拾好東西,就去拜訪了聯絡人,瞭解了一下接下來幾天的學習內容和時間安排。
負責人莊老先生帶著幾人進去參觀,首先進入的就是他們的化妝間,各式各樣的戲服、頭面整齊的拜訪在房間內,還有幾個角正在準備上妝。第一次如此近距離看他們畫這種戲劇中角色的妝,露霜非常好奇。
莊老先生看著她們幾人新奇的眼神,耐心的介紹著“在中國古代戲曲中,廣義的‘化妝’一詞主要包含兩個部分——其一為面部化妝,古時又被叫做‘開臉’,也就是我們現代漢語中通常意義上狹義的‘化妝’;其二則為‘包頭’。”
說著莊老就指著旁邊各式各樣的假髮,繼續介紹著“這個‘包頭’包括了被稱為“片子”“大頭”“大發”等假髮、頭飾的使用,是除面部化妝以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旦行的角色妝扮上這一點尤其明顯。”
這些東西對露霜來說也還算熟悉,畢竟很多古裝的妝造都是需要這些東西來完成的,但在戲劇中的裝扮,確實露霜她們在劇組中也很難見得到。
“我看各位老師都是自己在上妝啊。”露霜看著大多數的演員都在自己上妝,倒是跟劇組中一個演員很多人圍著的狀態大不相同。
莊老繼續介紹著,“通常來說,面部化妝視情況而言,由演員獨自完成、或是化妝師進行工作,抑或是雙方合作完成,我們這些演員平日裡大多都是自己上妝的,尤其是以前看戲的人多的時候,忙不過來,這上妝也是他們演員的必修課的。”
看著那些演員熟練的在自己臉上上妝,露霜暗歎真的是術業有妝,他們這些演員,無論是面對演出還是排練,對自己的妝容也好,服裝也罷都是極其講究,細緻分毫。
“那這包頭的話?”陳璇問道
莊老繼續講到“包頭的工序十分複雜,對於專業度的要求更高,同時受制於人視覺、動作的生理限制,一般由化妝師代以完成。所以化妝師的工作量很大的,這也是要求前期的開臉基本都是由自己完成。”
“這個是化妝箱嗎?”露霜看著空閒化妝臺上有一個硃紅色的木匣子,好像就是旁邊演員放化妝品的地方。
“對,這個叫開臉箱也被稱為“彩匣子”,在古時候劇組的開臉箱一般就是使用硃紅漆的木匣子,那是當時審美潮流與工藝水平相結合的產物。”莊老並沒有開啟化妝臺上的木匣子,而是開啟了放置在一邊的箱子,介紹給她們看。
莊老仔細的擦拭著上面的灰塵“你看這個匣子的箱蓋是拱形橋狀的,裡面一般有兩層屜板。”莊老輕輕的開啟了那個被塵封很久的木匣子,裡面早已不再放置任何東西,但上面的磨損痕跡,依舊看得出是往日常用的物品。
“匣子的上層,我們一般會置放一些盛有水彩或油彩的小瓷盅,下面這層,我們通常會存一些置放水白粉、幹色粉的瓷罐。”莊老仔細的介紹著,手指劃過下層後,又指在一處小圓孔的位置繼續介紹。
“這個地方我們就經常置放水彩筆、油彩筆,主要用來做“勾臉”使用的。”莊老先生細細介紹著,最後又將目光投到了露霜一開始看的那個木匣子上。
“我們以前都是沿用了代代相傳的開臉箱,只要維護得當它就非常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