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八寶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章 三國大型戰爭,魏宮蓮,紅豆八寶飯,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觸即發。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正月,車騎將軍董承、偏將軍王服、越騎校尉種輯接受了漢獻帝的衣帶詔,欲誅殺曹操,但事洩,被曹操夷滅三族。

衣帶詔,是指藏在衣帶間的秘密詔書。東漢漢獻帝時,曹操迎奉天子遷都許縣,與漢獻帝發生矛盾。

漢獻帝欲除曹操,因無實權且宮中曹操耳目眾多,只得以衣帶詔方式交於國舅董承密謀舉事。事洩,董承等人盡皆伏誅。

曹操想到了劉備,劉皇叔,命人前去。收到風聲的劉備,率部跑了。

劉備投靠袁紹。

袁紹遂奉詔討伐曹操,派陳琳書寫檄文,並公開發布。

檄文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xi wén,指古代用於曉諭、徵召、聲討等的文書,特指聲討敵人或叛逆的文書。

也指戰鬥性強的批判,聲討文章。出自《漢書·朱博傳》:“合下書佐入,博口占檄文。”

檄文,一開始是古代寫在木簡上的文書。到了這時候,東漢蔡倫已經改進造紙術。還有印刷術。

北宋畢昇是改進印刷術,發明活字印刷術,能夠用泥燒出字來。一個一個的,然後,排版,可以用很久。

推斷之前是用泥燒製一版字,不能拆卸,再往前呢。而我們古代一開始就是在木簡上刻字,用的還是筆墨紙硯,這個印刷術跟造紙術一樣,早就有了。

只是不方便,成本也高。再往前,商朝開始在龜甲獸骨刻字,所以印刷術出來得早。這小刀等鋒利的物品刻字,一不小心割傷手指,用血也能印字吧。

當然,改進用凸出的文,方便印刷。以前可能有專門刻字刻文書的工作。也是工匠一種。

那竹簡一冊要刻多久。社會分工,就有專門的人刻字。

然後,改用木頭竹簡刻字。有了紙,有了筆墨紙硯,東漢改進造紙術。

刻字的傳統工藝改革,就往印刷術發展,到了北宋畢昇的活字印刷,還是要刻字。一門手藝傳承多少代人。

玩泥巴也有前途。再看,留到現在的,都是刻在石頭上的字。還有雕像,石雕,西漢陵墓前就有馬的石頭雕像,還能燒出白陶。故而,推斷在三國時期,造紙術印刷術推廣,檄文等朝廷文書已經實現量產。

這麼多檄文在手,想來是要張貼城門口等位置,廣而告民。而這篇檄文也就流傳後世,揭曹操家老底。說曹操家發家是他祖父輩。

曹操祖父那時是宮裡天子的宦官近臣,又貪婪,有錢但無後。就收養了一個乞丐子,也就是曹操他爹,所以曹操的家底兒是這麼來的。他還不感恩天子,挾天子以令諸侯,還讓人去北邙挖歷代天子的祖墳,盜墓以籌軍餉開支。

一言以蔽之。這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云云。

袁、曹兩家公開宣戰。那時候罵人,還罵得古文又直接,就是不知道百姓看得懂不。

當曹操正部署對袁紹作戰時,參與了衣帶詔之謀的劉備,起兵反曹。

劉備佔領下邳,屯據沛縣(今江蘇沛縣)。劉備軍增至數萬人,並與袁紹聯絡,打算合力攻曹。

曹操為保持許都與青州、兗州的聯絡,避免兩面作戰,於次年二月親自率精兵東擊劉備,迅速佔領沛縣,轉而進攻下邳,迫降關羽。

但關羽不久辭歸劉備,後隨劉備依附荊州牧劉表。

劉備全軍潰敗,隻身逃往河北投奔袁紹。當曹、劉作戰正酣之時,袁紹謀士建議他“舉軍而襲其後”,但袁紹思而不納。

曹操從容擊敗劉備,回軍官渡。

曹操派遣臧霸、孫觀、孫康等人牽制青州刺史袁譚。

二月,袁紹進軍黎陽,企圖渡河尋求與曹軍主力決戰。

他首先派大將郭圖、淳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當我的偶像是安室透

可愛小奶喵

全球天災

鴆離

落春暉(重生)

十五著

穿書七零:糙漢努力賺錢養我

濁酒閒人

美漫:我自主進化為大超

人間正道事滄桑

天醫戰神

小呆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