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八寶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章 瓔珞,魏宮蓮,紅豆八寶飯,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妾常氏籍沒發賣前原也是好人家的女兒,字也識得全,書也看得進,就這麼在一眾鶯鶯燕燕裡腹有詩書氣自華地脫穎而出,在子女的讀書識字上也越發用了心。
她自然知道,太師府上幾個少爺書房裡使喚的都是小廝,紅袖添香雖是太師府一時美談,小丫鬟敢近少爺跟前伺候那可是討打。
就不說府上少爺,二小姐的書房佈局看上去都和太師的彷彿,只少了待客的小廳和幾間供幕僚休憩的屋舍。
書房角落的羅漢床,只是用來午睡或因為看書累了臨時休息一下。書多了也放在床上,地方不算大,那一架古琴便也是放床上。
馮太師的書院還有一間琴房,就在茶室的一側,也是臨窗擺著。不比這裡用屏風隔開,而那具琴就在眼前。
“二小姐這一筆字,越發好了。”常氏在一旁立著,那上面一筆細緻柔美的簪花小楷,是學的晉朝衛夫人。
傳說衛夫人是王羲之的少時老師。能當得起書聖王羲之的老師,可見衛夫人書法水平之高。而馮太師的幾個女兒皆是臨摹的衛夫人帖。
也因太師長女馮昭曾以簪花小楷抄了幾卷佛經,馮太師見了不置可否,卻命人供在家廟佛前。
常氏安了心,見馮潤屋子裡次序井然,轉而和她說,“二小姐,你四弟得了太師青眼,我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只是洛陽官邸不比太師府,四小姐可能要跟你住一個院子。”
去了洛陽,長姐也要開始備嫁了。
馮潤點了點頭,不過這時的她也想不到,她生母常氏會將太師其他的兒女都帶上,除了襁褓中的。據說,她生母常氏是這麼跟馮太師說的。
“去了任上,他們也都要啟蒙了,宮裡的皇上諸王都請了漢人的學者。我們家的孩子有的還不會說漢人的話了。”
也是放心不下留在太師府協理管家的兩個妾室。
一開始,主母博陵長公主便是這麼掌家。
馮太師跟前得寵的妾,皆有協理管家的許可權。而她本性疏朗,不愛理事,便如天子垂拱,無為而治,直弄出個跟三國時期一樣的三分天下來。
馮太師此番外任洛州刺史,洛陽,則是洛州的治所。
馮潤的書房臨窗即是書案,書案的對面則是書架,用一個絲簾將書架蓋著,以免書上積累灰塵。
她隨手抽出一卷書,翻看。
公元220年12月,三國時期的曹丕逼迫漢獻帝退位,他把洛陽作為曹魏政權的京都。
天下人都知道司馬氏是從曹魏政權手中搶奪政權建立的西晉。公元256年,司馬炎取代曹魏建立新政權,改國號為晉,定都洛陽。
八王之亂後西晉元氣大傷,內遷的諸民族乘機舉兵,五胡(匈奴、鮮卑、羯、氐、羌)亂中原。京都洛陽破敗不堪,公元313年晉憨帝遷都長安,公元316年長安被五胡所破,西晉滅亡。
次年,皇族司馬睿在建康(今南京)稱帝,史稱東晉。
晉太元八年(公元383年),東晉與前秦苻堅淝水之戰,東晉以少勝多,而氐族人所建立的前秦帝國因此崩塌。
原本歸附前秦的部族紛紛自立,鮮卑拓跋氏趁前秦四分五裂重建政權。公元386年拓跋珪在牛川自稱代王,重建代國,定都盛樂(今內蒙古自治區和林格爾縣)。同年四月,改稱魏王。
公元398年六月,正式定國號魏,史稱北魏。同年七月道武帝拓跋珪遷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稱帝。
北魏太延五年(公元439年),太武帝拓跋燾統一北方。
東晉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宋公劉裕廢除晉恭帝,建立劉宋,東晉滅亡。中國歷史進入南北朝時期。
從夏、商、東周到東漢、三國的曹魏和西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