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八寶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章 妙蓮,魏宮蓮,紅豆八寶飯,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蓮,是佛門聖花。妙法蓮華,無上高潔。能以‘妙蓮’為名,是世間殊榮。只當珍惜,不必深究。”
透過繚繞的香菸,七歲的馮潤定定地望著宗廟外北壁東龕結跏坐佛。
看它笑意含蓄,恬靜溫和,似看破世間萬物。耳畔聽著法師和自己嫡母博陵長公主說著話。
“這是我第二個女兒潤,小字妙蓮。”
博陵長公主是文成皇帝拓跋濬的姊妹,已經退位的太上皇拓跋弘的姑母,從小受盡萬千寵愛。
據說,北魏皇興五年(公元471年)八月,拓跋弘打算把皇位禪讓給叔父京兆王拓跋子推,但遭到群臣們堅決反對,只好下詔傳位給了皇太子拓跋宏。
也就是現在的皇上。
群臣上奏以新帝拓跋宏年幼,不能處理朝政,讓拓跋弘親自處理朝政,並上尊號為太上皇。
國家大事都告知太上皇。
馮潤定定神,好回到現實世界。環顧四周,在博陵長公主身邊的是她三妹馮清。
面如滿月,眉眼間透著魏國太師和博陵長公主嫡出女兒的傲氣和恣意,正打量著腕間新得的御賜的雞油黃蜜蠟佛珠。
馮潤正在看著,卻不妨馮清突然看了過來,看馮潤右手邊與她年紀相仿的馮夙。
他也得了一串。
是嫡母博陵長公主親手替他戴上的。馮潤微怔著,察覺她弟弟向她靠了靠,小聲問道,“阿姊,你喜歡嗎?”說著,將手腕湊到她眼前。
他的聲音低了下去,只因嫡母博陵長公主輕啟朱唇,看似隨意地問了句:“皇太后發願供佛,我來得倒是巧了,更巧的是,在這裡遇到了法師。”
簷下鐵馬箜鳴,有西風穿窗而入。她的目光在空照法師身側的小沙彌身上停了停,又道,“法師離開京都的大寺,獨自在這裡修行。”
空照法師淡淡道:“貧僧只是想清淨一陣子而已。”
終究是清淨不成了。
博陵長公主乃恭宗女,文成皇帝的姊妹,賜婚皇太后的哥哥馮熙,既有著能隨時進宮陪皇太后禮佛的殊榮,卻也像了皇族中人性喜行獵。
即使嫁人了,也不改其任情恣意的天家貴女行為。誰又料得在他離城隱修之際,她的車架偏偏至此,還指名道姓要見他,要他見一見她的三個女兒。
想到這裡,空照法師的目光轉向博陵長公主身後。聽得她說,“這是一直養在我身邊的嬌嬌兒,馮清,小字曇燕。來,曇燕,問法師好。”
空照法師順著博陵長公主的目光看過去,看見一個圓臉的小姑娘站在那裡,眼睛黑葡萄似的。瞧著就活潑可愛,相比她兩個姐姐,想來更會討長輩歡心。
她聞言也落落大方地上前,“見過空照法師。”說著,也學著她長姐雙手合十,規規矩矩地行了個禮。
而此來最小的一個男孩子馮夙,剛剛已跟著他二姐,行了禮,似模似樣。然後,退回他二姐身側。
似這等人家出來的,不管在家如何如珠如寶的金貴,出來見客的規矩總是好的。
空照法師雙手合十回禮:“無量壽佛,”
太師馮熙的三個女兒雖說系出名門,個頂個的好,但在俗家的眼裡還都是黃毛丫頭。一式的鵝黃宮裝,乍一看,難分彼此。
宮裡的皇太后信佛,政事上推行漢化,宮中既有北方貴族中流行的窄袖胡服,也有漢人裝束。
尤其宮中的年輕女子,袖子亦如晉人長長的,帶出幾分飄逸出塵的脈脈香氣,便也梳如意雙鬟。垂下的額髮,遮住了大半眉眼,形如滿月的臉膚色瑩白。
空照法師看一眼手邊的四根竹籤,目光掠過唯一的男孩子馮夙,和居中的太師二女馮潤一母同胞,又看了看太師馮熙家的長女馮昭和三女馮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