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八寶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章 契子:賜死,與帝合葬,魏宮蓮,紅豆八寶飯,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北魏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四月,一代有為君王孝文帝拓跋宏帶著江山未能統一的遺憾,匆匆離世,年僅33歲。
孝文帝在位29年,親政9年。在位期間審時度勢,改革鮮卑舊俗,全面推行漢化,並從平城(今山西大同市)遷都於河南洛陽,大大地促進了民族融合與統一,被譽為北魏最有作為的一代皇帝。
可以說,他的執政理念甚至影響後世隋唐,為隋朝的大一統和大唐盛世奠定基礎。英年早逝,大概是孝文帝最為後世惋惜之處。
關於他的早逝,野史甚至傳言孝文帝第二位皇后馮氏紅杏出牆,生生氣得皇帝病情加重,不治而亡。
一代有為君王,居然是歷史上第一位被自己皇后氣死的皇帝?
近乎兒戲。這裡,也存在疑點和爭議。
北魏太和二十三年三月,孝文帝帶病南征,卻在軍中突然病倒。據說,帝彌留之際,向彭城王元勰、北海王元詳囑託後事:“我命危矣!旦夕間事。太子幼弱,望卿效漢之霍光,輔佐太子。”
之後又說,“皇后自絕於天,背唳人倫,失德已久。若不除掉她,恐成漢末舊事,難以為制,必為禍患。我死之後,可賜皇后自盡別宮,為保全馮家顏面,以皇后之禮安葬,庶掩馮門之大過。”
又遺詔遣散後宮三夫人以下所有嬪妃,讓她們自由擇人而嫁。可以說,孝文帝放過了後宮所有妃嬪,只遺命皇后馮氏一人殉葬。
帝死,彭城王元勰傳令三軍縞素。當孝文帝的靈柩到達魯陽時,彭城王元勰委託北海王元詳,快馬奔赴洛陽,向皇后馮氏“奉宣遺旨”,賜其飲毒酒自盡。
皇后馮氏惜命,不肯就死。且奔且號。
“皇帝不會這麼做的,是諸王輩要殺我!這是陰謀。”
宦官入,授後藥。皇后馮氏不肯自殺,宦官上前抓住馮氏的衣袖,強行將毒酒灌進她的口中。
皇后馮氏被賜死,死時年僅30歲。諡號幽皇后,陪葬在孝文帝的長陵(今河南臨汝)。
咸陽王元禧等,聞聽皇后死訊,相視曰:“若無遺詔,我兄弟亦當做計去之。豈可令失行婦人宰制天下,殺我輩也?”
這是歷史。
《全史宮詞》:姊妹花明並姿麗,顓房寵獨在昭儀。緣何菩薩開淫戒,貞謹應慚練行尼。
便是坊間說的孝文帝的兩位皇后,外戚馮氏的一對姐妹花,相繼為帝后的軼事。
其中第二個皇后大馮氏(在家行二)生得格外好看,出宮後與人私通,此私通的人與佛有緣,名諱菩薩。
據說,大馮後,復進宮得帝專寵,初封左昭儀,後宮妃嬪鮮少能見。
當時有朝臣進言勸諫,孝文帝還說:“婦人妒防,即使王者也不能免,何況士大夫和百姓?”
專寵至斯。馮昭儀謗言孝文帝第一個皇后小馮後(她的妹妹)使其被廢。後來,孝文廢皇后在瑤光寺(孝文帝的兒子宣武帝做皇帝時才建)出家為尼。
歷史的真相,至今不明。
接下來的,當然是杜撰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