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八寶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章 洛陽守糧官,魏宮蓮,紅豆八寶飯,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直到現在,魏宮宮廷也只得一個皇后,也就是太皇太后馮氏。

其餘太后,皆是歷代魏天子出於孝道而加恩。

或者是有恩於他的乳母,或者是他壽終正寢的生母。

死者為大。

在這之前,魏天子拓跋宏封了一位左昭儀馮氏,一位昭儀馮氏,皆是長樂馮氏女。

三年前大選進宮的貴女們,高下已分。

魏天子的皇后,仍然是長樂馮氏女。穆家軍的上官便又看了馮熙的二女兒馮妤一眼,家裡長輩那時跟他提了一提。

自家堂姐回孃家偶有提及,她這個馮家行二的小姑子,端的是個妙人兒。

小字便是“妙蓮”吧。

這種話就算是她嫂子回孃家,也不會隨便說的。他們說,他堂姐是回來“探探口風”。

馮熙的二女兒也十七了,因為三年前的大選和突如其來的“素疹”耽擱了。

長樂馮家是有意和包括他們穆家在內的幾家說親的。

她身邊還有牛車草垛。筐上都貼了“福”字,乍一看,確實像了糧草,也有一杆長樂馮氏的旗幟迎風招搖。

晚霞的光照著草垛。

那面書著“糧草先行”的杏黃大旗像一簇明亮的火焰,在風中不住獵獵作響,燃燒著,燃燒著,燃燒著他此刻最好的青春歲月。

二十出頭,正是意氣風發。在一眾壓軸位置的糧草軍需官中很是醒目。

遠遠的,魏天子拓跋宏就瞧見了。

晚霞的光打在招搖的旗幟上,仿若有沉甸甸的穗子圖案,是用同色的杏黃絲線繡的吧。

他已經看到了那一封上書。是她的字,而她七歲的時候就能有這樣的見識。

他也是剛剛知道。

跟著她的父親在山頂那面書著“替天行道”的杏黃大旗下,質問他:“男子漢大丈夫,既然俯仰無愧於天地,為何不為這些拼命的弟兄們謀個清白的出身?”

她說,“大丈夫一生的事業,身後的功名,不能不長遠些看。縱然不能留給子子孫孫,萬貫家財,至少也要留個清白名聲。”

一開始,朝廷想的就是招安。而長樂馮氏確是這麼做的。

太師馮熙輕車簡從,帶著他七歲的二女兒上了山。

以示朝廷招安的誠意。

如果不提他身後壓境的馮家軍,山上賊首已伏誅。所缺不過朝廷詔安受降的名分。

將門虎女。馮熙輕車簡從,隨從寥寥幾人,兩袖清風如月下修竹影。醒目的是,他坐在高頭大馬上的二女兒。

時年,不過七歲。

言談略過。馬車旁的旗幟,也是烈烈。詔安也不提,朝廷風聞嘉獎,馮家子次年封王。

一門二王。太皇太后執意要壓一壓,馮熙嫡長子,否則那一日就該是一門三郡王。

馮熙長女已許婚,出了太皇太后的門第人家,上門求親的自不乏拓跋氏的王。

明眼人一眼看出,馮熙第二個女兒進宮,也就在情理之中。

魏天子拓跋宏也聽說了,長樂馮氏麾下有一支“娘子軍”,專門押送糧草。

時隔十年,直到又一封將功抵罪的摺子遞到他跟前,魏天子才恍然:

這裡面的人來了又走。謀了清白出身,他們可能去軍中效力,也可能解甲歸田,回鄉照顧年邁父母,與妻小共享天倫。

天大地大,大丈夫俯仰無愧於天地,何處去不得。

洛陽,是洛州的治所吧。

他稍稍遲疑,身後的宦官見問,小聲提醒了一聲:“是太和元年的請封摺子。”

北魏太和元年(公元477年)十一月,懷州人伊祁苟自稱是堯帝的後裔,應當做皇帝,聚眾在重山起事。被洛州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女子監獄的男管教

總經理秘書

重生後璀璨人生系統找上門

寶蓮燈泡

重生年代嬌妻有系統

輕煙淼淼

熱情故事

大風不是木偶

冷冰冰的戰神王爺堵門求我疼疼他

星影仙子

鳳舞山河

似水纖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