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八寶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章 府宴,魏宮蓮,紅豆八寶飯,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日後,碧空如洗,豔陽高照。太師府大宴賓客。
去年,世子的嫡長子華誕,上祀他嫡祖母博陵長公主。
闔府持齋月餘,便也不曾設宴。
去年,宮裡太皇太后的誕辰,也說念著先文成皇帝和先文獻皇帝而沒有大辦。
直拖到今年。魏天子拓跋宏便著樂安公主自民間進些戲曲雜耍等新穎而討彩的,說是宮裡的,別說太皇太后,他都看膩味了。
這些年魏天子一直沒有冊立皇后。太皇太后便一直住在原本是皇后的中宮,如今魏天子說是要親自給太皇太后祝壽,便著人修繕。
到底是中宮皇后的宮殿,還有附近的幾處宮殿。
京都城裡的清貴人家,幾乎都想到了太師府裡的昭儀娘娘。
流言就是如此,從來是鮮花著錦,或者說烈火烹油,越傳越離譜:
中宮之寵。
他們信以為真,推波助瀾地接著往火上澆油,“六宮粉黛無顏色。一國之母的地位極高,宮中禮儀待遇都要明顯高於其他妃嬪,馬虎不得。這民間娶妻和納妾,也不一樣。”
就像民間娶妻之前,也要翻新房,刷刷牆。這還算合情合理的推斷。
接下來,一個個恍若親見,或者有親朋好友在魏宮宮廷裡監工了。
說是中宮皇后的正殿,自西漢以來,不是椒房殿麼。
之所以命名為椒房殿,是因為宮殿的牆壁上使用花椒樹的花朵所製成的粉末,調和一種名為茜草的香料,進行粉刷。
茜者,色紅也,研碎的茜草混合其中,可以讓椒房殿的正殿,顏色呈桃花般嫵媚的粉紅,具有芳香的味道且可以保護木質結構的宮殿,有防蛀蟲的效果。
又一說,是因為“椒”者,多籽。取其“多子多福”的帝后百年好合之意……他們說,“這‘多子’的‘椒’,配得多了些。”
索性所有翻新宮殿的正殿都這麼刷了一層。他們言之鑿鑿,“不只是京都平城裡,魏宮宮廷其實也相信,魏天子對昭儀馮氏的愛重。這些宮殿距離中宮娘娘的宮殿,很近,而太皇太后還要搬回中宮娘娘的宮殿居住,也可視作魏天子的孝心。”
中宮之寵。
丹蔻的這種感覺,在今天太師府世子馮思政長子誕辰上看完《佳人嘆》(南北朝時期的地方戲曲)之後,得到了極限的膨脹。
自家小姐也就三年前見了魏天子一面,這次大閱可沒有。
但並不妨礙他們相信。據他們紛傳,大閱的時候,魏天子再次見到了馮家的二小姐。
三年前的“思為雙飛燕,銜泥巢君屋”,這一次,便成了更為傳奇的“一見傾帝心”。
或者說,燕趙有佳人,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這天午後,風和日麗,樂安公主命人開了待客的花廳,學著南朝士子曲水流觴。自然也可以去其他房間玩葉子戲(當時流行的一種骰子戲),或者與友人茗茶,下棋。
一樣隔水觀戲。
彷彿民間巷陌流傳的戲說宮廷神話故事一樣。戲中的女子姓“李”,以“夫人”呼之,李夫人。才一露面,就是與君訣別。
李夫人留在史書上的痕跡似乎更多是她的美貌,進宮數年得漢天子專寵,誕下一子。月有陰晴圓缺,李夫人入宮只短短數年,卻不幸身染重病,以至臥床不起。
病中,漢天子親自前去探望她。
隔著彩繪畫屏,李夫人面壁而臥,自請罪道:“妾蒙君眷顧,幸得入宮門。女子之榮,莫過於此。唯一的不足是稚子尚且年幼,我卻於此時染頑疾,此天命,非藥石可醫。即將遠去,恐怕無法再報答你的恩情。”
漢天子面露不忍的神色:“除了孩子,你還有何話要對我說?我既然來了,見你如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