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八寶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章 三國群雄簡介,魏宮蓮,紅豆八寶飯,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陰結軍閥董卓來謀誅宦豎。事情敗露後,為中常侍張讓等人所殺,其後代是魏晉高門士族南陽何氏。

袁隗(?-公元190年5月10日)字次陽。豫州汝南汝陽(今河南商水)人。

東漢太傅,安國康侯袁湯之子,袁逢之弟,袁紹、袁術之叔,其妻馬倫為名儒馬融之女。後因袁紹反董卓而被牽連,遭董卓殺害。

孫堅(公元155年—191年),字文臺,漢族,吳郡富春(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人。東漢末年將領、軍閥,孫吳政權的奠基者之一。

據傳為春秋時期軍事家孫武的後裔。史書說他“容貌不凡,性闊達,好奇節”。曾參與討伐黃巾軍的戰役以及討伐董卓的戰役。

後與劉表作戰時陣亡。因官至破虜將軍,又稱“孫破虜”。其子,孫權即為孫吳的開國皇帝。孫權稱帝后,追諡孫堅為武烈皇帝,廟號始祖。

王允(公元137年-192年7月4日),字子師,太原祁縣(今山西祁縣)人。東漢末年時期大臣。

出身太原王氏,世代官宦。舉孝廉出身,司徒高第徵為侍御史。出任豫州刺史,勤政愛民。鬥爭中常侍張讓失敗後,去官隱居。

中平六年,大將軍何進掌權之後,闢王允為從事中郎,遷河南尹。董卓擁立漢獻帝即位後,王允代替楊彪,拜太僕、尚書令、司徒,密謀刺死董卓,聯合呂布共同執政,日益驕傲自滿。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董卓餘黨李傕、郭汜、樊稠等攻破長安。王允兵敗而被處死,時年五十六歲。

話說,東漢末年,轟轟烈烈的黃巾起義雖然被鎮壓下去了,但它卻沉重地打擊了漢朝地主階級的統治,使到了王朝末年的東漢政權分崩離析,名存實亡。

在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各地州郡大吏獨攬軍政大權,地主豪強也紛紛組織“部曲”(私人武裝),佔據地盤,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據勢力。

割據勢力為爭權奪利,互相兼併,而連年戰爭,造成中原地區“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悽慘景象。當時的割據勢力主要有:

冀州的袁紹、河內的張楊、兗豫的曹操、徐州的呂布、揚州的袁術、江東的孫策、荊州的劉表、幽州的公孫瓚、南陽的張繡等,形成群雄並起的局面。

袁紹(?-202年6月28日),字本初,汝南汝陽(今河南省商水縣)人。東漢末年軍閥,漢末群雄之一。

袁紹出身漢末名門“汝南袁氏”,自高祖父袁安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袁紹早年任中軍校尉、司隸校尉,曾指揮誅殺宦官。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與董卓對立,被推舉為關東聯軍首領。

在漢末群雄割據的過程中,袁紹先佔據冀州,又先後奪青、並二州,並於建安四年(公元199年)的易京之戰中擊敗了割據幽州的軍閥公孫瓚,統一河北,勢力達到頂點。

但在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戰中被曹操擊潰。

建安七年(202年),袁紹在平定冀州叛亂之後病逝。由於袁紹在河北廣施德政,百姓聽聞其去世的訊息,無不悲痛萬分。

張楊(?-198年或199年)(《後漢紀》作張陽),字稚叔,幷州雲中(今山西原平縣西南)人,東漢末年群雄之一,割據河內。

漢末宦官專權,他奉大將軍何進之命回幷州募兵,此後一直留在上黨攻打山賊。曾被匈奴單于擄掠為人質。漢獻帝因為李傕、郭汜叛亂而流落到河東,張楊帶兵來到安邑,被封為安國將軍、晉陽侯。

建安元年,獻帝返回洛陽,張楊因為自己是外郡太守而決定不留在洛陽,回到野王,很快又被封為大司馬。

建安三年(198年),曹操圍呂布於下邳。張楊素與呂布相交,想要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易總這婚我不結了

羽姿潤

協議結婚後病美人真香了

吾音了了

全民模擬:我有至高許可權

秦七番

予婚歡喜

章小倪

情書

不知江月

姜雲絮楚玄知小說全文免費閱讀

九皇叔的神醫毒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