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八寶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章 五胡十六國,魏宮蓮,紅豆八寶飯,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自東周代西周,就是幽王。”禮部尚書拓跋氏看著宗譜,想的卻是做兒子的周平王,有沒有把周幽王贖回來呢。
也是這麼問的。
“五胡攻破長安,到底是怎麼想的?”
太師馮熙看了過去,聽禮部尚書接著說,“是說的給劉聰做奴僕。”
五胡十六國的皇帝很多,滅亡西晉的劉聰不得不說。十六國漢趙建立者劉淵第四子,漢趙第二代君主,又是個爭議人物。
元熙元年(公元304年),父劉淵成為大單于後,受封鹿蠡王。其父劉淵稱帝后,封車騎大將軍。
河瑞元年(公元309年),領兵攻洛陽,兵敗而還。次年,封大司馬、大單于,錄尚書事,擁兵十萬。不久,劉淵死,兄劉和即位,他為劉和所不容,遂起兵攻殺劉和,即皇帝位,改元光興,並殺嫡兄劉恭。
光興二年(公元311年),遣軍破洛陽,俘晉懷帝。將帝后及傳國璽移送到平陽。劉聰大赦,改年號嘉平,以晉懷帝為特進、左光祿大夫、平阿公。
建元二年(公元316年),陷長安,俘晉愍帝,滅西晉。
坐擁滅西晉的貪天之功,卻起不來,漢趙在他兒子劉粲手裡滅亡。
太興元年(公元318年),劉聰去世,其子劉粲正式即位,年號漢昌。同年,靳準發動叛亂,殺之。
“……所以,佔據長安的五胡,就沒有想過要和東晉司馬氏交換俘虜?”
這話說的太師馮熙都默默放下酒杯。
“還能這樣?”
“不然呢。”新上任的禮部尚書拓跋氏說得理所當然,“北地這麼多國家,出現又消失,本地大族有的幕僚門客特意記錄下來。其實是要你情我願的。”
“想想漢高祖白登之圍。”太師馮熙一時也不知,他說的是真是假,只得提醒。
“重要的是,不是沒有問題,而是如何漂亮地化危機為轉機。”
就像這一次,南齊代宋,征戰三年,南朝的齊和北魏都堅持是自己贏了。
至少,也是個不輸不贏的和局。
魏天子遂於太和五年(公元481年)九月十三,在南郊檢閱軍隊,大宴群臣。
君臣齊聚一堂,其樂融融。還有前來的各國使臣,軍樂團奏樂,南朝的宋,還有齊,都在受邀請之列:
就是向列國傳達北魏贏了的訊號。
雖然,南朝的齊可能有不同的觀點。
就像是南朝齊帝的使臣。他的本意是,這是錯的,贏的是南朝的齊。
代表南齊的使臣,因此拒絕入席:
這是國事。就算是南北朝時期,作為南朝皇帝派來的使臣,一言一行也更多是代表國家。
原是要藉故離開。而和宋使的衝突,則可能是個意外。
因為齊使是以此為理由,但這段日子和宋使的爭執,讓他們的弦都繃緊了。所以,宋使跟爆竹,一點就炸。
可能都認真了吧。
而宋的使臣的錯,他回國後,是需要坐牢的。肯定有的地方,是需要注意的。
鴻臚寺,據說是個這樣的地方,以拒絕進場和率隊離開,來表達抗議和不認同。南北朝時期的這次衝突說明,古代中國在這時候的禮儀就是這麼認定。
後世,應該會做得更加無可挑剔。
“……所以,南朝的齊是不會坐下來的。”太師馮熙恍然聽明白了,至於和南朝的宋的衝突,只是這種場合的一套說辭:
總不能直接指責召開慶功宴的北魏,沒有這樣的道理。這樣的直接也不適合鴻臚寺裡的人,而挑剔,藉故發難。就是常有的事情。
太師馮熙在這裡也是這麼跟禮部尚書說的。
“也就是說,怎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