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八寶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章 三朝元老,魏宮蓮,紅豆八寶飯,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常氏,還有祖母姚氏魏母,和她二姐。
這一刻的他們,相處得就像一家人,從容溫馨。
她不由的要去想,還在長安的時候,是不是就是這樣。
身為太師府四小姐,馮清還是聽到了一些風聲,府上最近宮裡來人也較往日裡多。
如夫人常氏有喜,又得了魏宮封賞,封號樂陵郡君。郡君,也是一種女官名。
命婦的封誥,以郡名為封號。
聽宮裡的先生說,郡君,在北魏是頒給皇后的生母、養母或者繼母的。她聽母親博陵公主身邊的宮女忿忿不平:
“討論來,討論去的,怎麼偏偏漏掉了嫡母。”
“嫡母,可是比生母還地位尊崇。”
“是的,現在又多了一個‘嫡母’。”教導她們的先生點頭,解釋嫡母道,妾所生的子女稱父親的正妻為嫡母。
父之正妻為嫡母。嫡,即為正,相對庶母而言。而生母,則是生身之母。
舊時庶子對其親生母,出繼子對其本生母亦稱“生母”。
先生走之前,謂之,“回去後,你們好好想一想,這個嫡母在家中,相對於生母,孰重孰輕,理由呢。”
馮清只是用眼角餘光偷看,看她的父親,和如夫人常氏。
“如夫人常氏在府裡連庶母都不算。”她母親身邊的宮女如是說,“一開始,就沒有明說。她在公主面前,連頭都不敢抬的。”
也就是,沒有讓正妻知道的。按這裡的規矩,是不算妾的。
不過,如夫人常氏嫁給她父親馮熙,在她母親博陵公主進門之前,育有她父親年長的一雙兒女。
而她母親博陵公主,則是她父親的正妻。明媒正娶,祭祀祖先,家譜上也有的。
從草原回來,又在家廟裡鄭重祭祖。太師府四小姐馮清這次離得近,認真看了。
她可是嫡長女。
她的目光落在其後的字上。
那一日,她並不知道拓跋宏要走。只聽說魏宮裡來了人。
而馮清進去的時候,他正坐在案後,身邊多了眼生的人。於是,她站了一站。
聽得來人,接著說,“要我說,最好現在就走。”
她看過去的時候,拓跋宏正好看了過來。與她目光一觸,便招呼端茶的她近前。
馮清故意只斟了兩碗茶,卻不想他身邊的人自顧自地端了一碗茶喝。
然後,拓跋宏出聲打斷了她的注視。他問她:“你的名字是不是這個?”
說著,伸手蘸了碗中茶水,在案上寫下“馮清”二字。
馮清點頭,問他:“你的名字呢?”
案後端坐的他稍稍遲疑,還是蘸水寫下三個字:
拓跋宏。
而馮清也是在那一刻才突然意識到,他其實也是她母舅家的兒子,拓跋氏,是北魏天子家。
那麼,他口裡的母舅是她父親馮熙,父姑則是她母親博陵公主……她想,他是……
是。
也就是在那晃神的一刻,他又問她:“你有字嗎?”
“什麼字?”馮清承認,她走神了,有些心不在焉的。
他是魏天子。她父親馮熙是他父親嫡母馮氏的哥哥,母舅,她母親博陵公主則是他父親的姑母,父姑。
而她父親的二女兒,和她母親的三女兒,又都嫁給他父親……馮清正在思考這裡面的親疏和稱呼。
“母舅……父姑……”然而,她的念頭還沒有轉完,就聽得他身邊的人失笑出聲,隨即遮掩道:“你問她這個?就不說她,她大哥思政也是少不讀史,並無學術。”
“我大哥是馮始興。”馮清正告他,“馮思政是我二哥,我馮家家譜上寫的。我三哥寶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