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八寶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章 魯班和醫聖,魏宮蓮,紅豆八寶飯,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約在公元前450年前後,魯班從魯來到楚國,幫助楚國製造兵器。
他曾創制雲梯,準備攻宋國,法家墨子不遠千里,從魯行至楚國都城郢,與魯班和楚王相互辯難,說服楚王停止攻宋。
鉤和梯是春秋末期常用的兵器。《墨子·魯問》記魯班將鉤改制成舟戰用的“鉤強”。
楚國軍隊用此器與越國軍隊進行水戰,越船後退就鉤住它,越船進攻就推拒它。
《墨子·公輸》則記他將梯改制成可以凌空而立的雲梯,用以攻城。
先進農機具的發明和採用,是中國古代農業發達的重要條件之一。《世本》說魯班製做了石,《物原·器原》又說他製做了礱、磨、碾子,這些糧食加工機械在當時是很先進的。
另外,《古史考》記載魯班製做了鏟。他還改進了鎖等。魯班,是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建築大師,發明家和木匠。
至於桌椅箱籠等傢俱,到了南北朝時期,已經有宮室亭臺和傘,木匠完全可以根據主家需要打造。
高矮隨意。蜀道之難,三國丞相諸葛亮都能根據蜀地運糧的特殊要求,讓木匠做出木牛流馬來。
木牛流馬,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發明的運輸工具,分為木牛與流馬。
史載,建興九年至十二年(公元231年-234年)諸葛亮在北伐時所使用,其載重量為“一歲糧”,大約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為“特行者數十里,群行三十里”,為蜀漢十萬大軍運輸糧食。
不過,真實的樣式、樣貌現在亦不明,對其亦有不同的解釋。據史書所載,可以肯定的是,木牛流馬,三國蜀漢的木匠造了出來。
以前聞所未聞,但諸葛亮說得出來,他們就造得出來。桌椅之類的話,就不在此討論了。太師馮熙在北魏的官階,差了三國蜀漢時期的諸葛亮,也不會遠。
“桌”字首見於五代時期史書,八仙桌完善於明朝,和現在的,沒有區別。而北魏太師府出現方桌和椅等後世民間常見傢俱,是可能的。
這還是馮太師自洛陽回來,一家人頭一次聚在一起吃飯,喝臘八粥。
太師府四小姐馮清看一眼,不出意外的,方桌上就有馮太師自洛陽帶回來的土儀吃食。
飯後,馮太師照例點了在魏宮的三個兒子,隨他進小書房。
回來,還沒顧得上教子。魏天子拓跋宏顯然對一江之隔的南朝有了興致,這兩天都召馮太師進魏宮。
太師府四小姐馮清隨母親博陵公主進了公主的院子,坐了下來,案上卻是長安土儀。
也是吃食。
博陵公主曾進獻給西宮娘娘的。然後,就聽得她的公主母親說,“原是樂陵郡君常氏求了我幾回,卻不想得了西宮娘娘的好。昨日太師還在問我了。”
馮清偏愛的卻是風乾的栗子,正剝殼了。就聽得她母親說了句,“府上大少爺要說親了,親上親。”“是他長安母舅家?”馮清才回家,魏宮裡,卻是閉塞。
也不好問的。還是上回休沐回府裡,聽丫鬟石榴提了一句。
然後聽得她的公主母親笑回:“怎麼可能了。太師府上的親上親,除了我們拓跋家,慕容氏也算吧,就是樂浪王氏。”
“燕地的樂浪王氏?”太師府四小姐馮清多少吃了一驚。
平日裡,並不見府上的樂浪王氏和樂陵郡君常氏走動。
“親上親,便是如此。”博陵公主笑著告訴自己的女兒。當日樂陵郡君常氏主動示好,話裡話外總是大少爺馮始興的親事,勞公主費心了。
又總在她跟前獻殷勤。博陵公主便猜到了幾分。
“我又不肯讓你二哥去他燕地的樂浪王氏,索要女兒做妻子。”
停了停,又說,“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