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八寶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章 門當戶對,魏宮蓮,紅豆八寶飯,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師馮熙前往洛陽履職之後,太師府四小姐馮清也正式進魏宮,履職才人,陪伴魏天子六妹彭城公主進學。
六公主已經晉封彭城公主,也就是說她,嫁人在即。而封地彭城(今江蘇省徐州市區),和遼西馮家便扯不上關係。
她嫁的只可能是曾鎮守彭城的丹陽王劉昶的世子劉承緒。彭城公主已經知道。
陪讀的馮才人也知道了,絕口不提。她大哥馮始興又回了魏天子跟前行走。
魏天子跟前,已經有了新的太子中庶子。
每一次魏宮駙馬選拔,都會有脫穎而出的青年才俊,去了天子跟前行走。她大哥遂被派去養馬,御馬。
馬,對於中國古代的國家來說有著巨大的政治軍事意義,早在周朝就有專門的御馬之人。
“太僕”二字最早出現於《周禮·夏官·太僕》,是最早的為皇帝御馬的專門官員。
相關資料中,記載“周官有太僕下大夫,掌正王之服位,出入王之大命,如今太僕之職。”
也就是說,周代太僕在王的左右為王駕車。
可見太僕是被王所信任,他的位置是重要的。
秦朝時設立三公九卿,太僕為九卿之一專門管理養馬事務,這是國家首次提出由專人管理全國養馬事務。
到了漢朝,在養馬制度方面基本上延續秦朝的方式。
《漢書·百官公卿表上》上寫道太僕與秦官掌管車馬,下設兩丞掌管地方車馬。
三國時期,曹魏承襲漢制。
晉給予太僕青綬。
南朝時期幾乎不設立此官職。但北朝幾乎就是秦漢時期的王城疆域,中原大地,騎兵突顯。
沿用秦漢舊制,很有可能。
這裡,參看隋唐。
隋朝統一,三省六部制的形成,九卿失去了實質的權利,但隋專設立太僕寺以管理車馬畜牧之政。
其所屬官職有卿、少卿、博士等一百二十人,所轄機構中有令、丞、牧監。
從唐朝起,太僕寺成為歷朝歷代重要的養馬機構。
太僕寺、駕部、尚乘局都是唐代重要的馬政機構。太僕寺的主要職能有:
全國馬匹的飼養和繁殖;負責全國車輛馬匹及其相關的製造;為皇帝出行馭馬駕車;每年對馬的祖先進行祭祀;整理相關賬目便於以後的官員查驗;時而會被皇帝派遣出使其他國家等。
太僕寺下屬的各牧監是唐朝最重要的養馬場所。
其生產的馬匹主要是負責軍隊中的供應、郵政的傳遞、皇室的御馬、官員車馬的供應和皇室的祭祀、宴會享樂以及少數民族的互市貿易之用。
政府還鼓勵地方養馬,給與養馬人一定獎勵和保護的政策。
《新唐書》中記載到“王侯將相外戚牛駝羊馬之牧布諸道,百倍於縣官”,由此可見唐代官私牧業蓬勃發展的局面。
故而推斷,北魏時太師馮熙的長子馮始興,實是得到了一個御馬“肥差”。
頭一份差事,也是實差。只是不上臺面。
還被同僚起鬨,要請吃“羊酒”。太師府四小姐馮清休沐回家,撞個正著。
真是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太師府裡烤全羊。
說是養馬麼,御馬。
其實都知道,草場裡肯定還會養著牛羊驢乃至犬、豬、雞等後世的家禽家獸,還有上林苑等地養著北魏州郡和外邦獻上的鹿、鷹鷂、鶴、駱駝、熊和虎等珍禽異獸和兇禽猛獸。
北史載,魏延興五年(公元475年)夏四月,詔令禁止(民間)畜養鷹鷂,開相互告發的法令。
同年,六月初七,下令禁止殺死牛馬。鷹鷂和犬,是用於狩獵的時候,北魏這裡規定鷹鷂等猛禽只有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