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八寶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章 魏宮公主,魏宮蓮,紅豆八寶飯,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成了定局。
“母親是魏宮公主,騙的又是魏宮公主。”馮清身邊的丫鬟彩雲出了魏宮,回了家,一時多嘴。
見自家小姐看了過來,才恍然醒悟,嘻嘻一笑。
轉而同她開玩笑道,“小姐,替魏天子養馬名聲不顯,卻是羊酒不斷。聽說,還喚大少爺‘小肥如侯’了。若是將天子年長的兒女都養在跟前呢。”
這是天子正妻的事情,有時,也可能是天子嫡母,乃至嫡祖母。故而,彩雲話音一落,馮清也微微晃了神。
魏宮一直說,天子信重,就會將承家業的兒女養在她跟前。
人非草木。
太皇太后馮氏一直居東宮的中宮,在太上皇殯天后,便也沒有了遷宮的訊息。只是,雖然東宮娘娘馮氏,也就是她三姐病死,陪葬太上皇金陵。
太皇太后馮氏仍然是被喚作西宮娘娘。魏宮似乎正在等待著天子正妻而來的東宮娘娘,正位東宮的中宮。
還有,魏天子的子嗣。
“以後,交給你來管?”馮清順口回了她一句,“實差,也是肥差了。”
卻不想,丫鬟彩雲連連點頭:“好啊好啊。”
停了一停,又畫蛇添足地補充一句,“送來中宮的皇子公主都滿了兩三歲,手臂跟蓮藕似的,豐腴得讓人想咬上一口。可不就是肥差麼。越肥越好了……”
時年,魏京師平城已經是以肥為美了。肥馬,肥牛,肥羊,胖娃娃,四小姐馮清想到了,卻也想不到這將是貫穿中國古代史的一種宮廷審美觀念。
豐滿,端莊而雍容,就像石窟廟宇裡的石刻泥塑的佛像。
態度、言語溫和柔順,而有起伏的底氣與力量。
魏宮為彭城公主和馮才人安排的是,太皇太后馮氏身邊的女尚書剛剛整理好的魏宮《女誡》。
仿漢朝班昭的《女誡》,闡明義理類教本,包括卑弱、夫婦、敬慎、婦行、專心、曲從和叔妹七章班昭(公元約49年—約120年),一名姬,字惠班,扶風安陵(今陝西省咸陽市)人,東漢時期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史學家班彪之女,班固、班超之妹,又號“曹大家”。
班昭博學高才,十四歲嫁給曹世叔為妻。她愛好歷史,完成班固未竟的《漢書》。
漢和帝即位後,多次召班昭入宮,並讓皇后和貴人們視為老師,號“大家”。鄧太后臨朝後,她曾參與政事。
班昭作品存世七篇,《東征賦》和《女誡》等對後世有很大影響。原就是陪公主讀書的馮清馮才人,心無旁騖,態度端正,學得便出人意料的好。
比正主彭城公主要好。先生雖不曾明言,但課後留給彭城公主的功課,明顯增加了。
比陪讀的馮才人要多。授課時,詢問彭城公主的時候,也更多。
這一日,彭城公主到底忍不住了,先生才走,便將手中的筆甩到硯臺上。
墨汁飛濺到了馮清的袖口,也髒了她自己的字。她看了看,忍不住低低罵了聲,又道:“馮才人,你離得近了。”
說著,將那一頁字拿起來,揉成一團。
扔在地上。
馮清便也起來,略略欠身,一言不發。
“呀。”彭城公主以手掩口,看著她袖口的墨水,黑漆漆,挺醒目的。
“學子服髒了。”她好心提醒太師府四小姐馮清。
馮清遂看了一眼,伸手將袖口折了折,回道:“公主說的是。”
“我是說你,你。”彭城公主想了想,改口道,“你明天不用來了。”
馮才人略微睜著眼,不解地看著她。
彭城公主轉而看向身邊宮女,重複道:“我說,馮才人明天不用來了。”
說著,不等她分辯,彭城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