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和尚老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五十九章 沈括二,宋吹,花花和尚老道,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這些可以看出,沈括是個全方位的奇才,但是正所謂人無完人,沈括也有著致命的弱點,正是這個致命的弱點使得沈括揹負了千年的罵名。
在王安石變法初期,王安石舉薦沈括巡察兩浙農田水利。因為前任在兩浙處事不當引起爭議,宋神宗專門問王安石,沈括靠譜嗎?王安石打包票說,沈括本身是兩浙人,“習知其利害,性亦謹密,宜不敢輕舉”。後來,沈括曾出任三司使,掌管全國財政。在富國強兵的變法口號下,三司使是推動新政的重要職務之一。可見宋神宗和王安石對沈括的器重程度。
這段時期可以說沈括乃是新黨干將!
王安石悄悄交代了沈括一個任務(這個歷史上沒有明確記載,但是從沈括的性格等方面可以推斷出,沈括不是一個會主動做這種事的人,後面會分析),找舊黨的茬,尤其是被王安石喻為舊黨智囊的蘇東坡的茬。
此時的蘇東坡因為反對變法,已經被逐出了權力的中心,到地方上去了,而沈括在此期間作為督查被派到杭州檢查水利建設,於是這個任務就落到了沈括的頭上。
我們先來說一下沈括這個人的性格,王安石曾評價說:“陛下試以害政之事,示欲必行,而與(沈)括謀之,括必嘗試。陛下若謂必欲如此,括必向陛下所欲,為奸矣。”又說:“小人所懷利害,與陛下所圖利害不同,不可不察……陛下安可與此輩謀事,言國家之利?”
王安石的意思是說皇帝如果要推行一項壞政策,沈括為了討好陛下,一定會不顧政策的好壞,堅決執行。所以陛下千萬不要跟沈括這種人謀國事啊!
從沈括的生平就可以看出沈括這個人其實就是個典型的技術性人才,只要上面有令,哪怕心裡不願意,也會盡十二分的努力去完成,至於對錯,那是領導的事,我只做好自己的本份。
其實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這樣的人,在公司對領導敢怒不敢言,一旦領導交代了任務,又會以十分積極的態度去完成,十個技術男大概有八個是這樣的吧!
沈括接到了王安石的任務,到了杭州,見到蘇軾後,噓寒一番,回憶“當日在館閣之事”,臨走時他向蘇軾索要新作,沉浸在昔日舊友醇醪中的蘇軾,向來性情耿直,“為人全拋一顆心”,沒有多想,就把當時許多詩詞近作,包括後來被用來授人話柄的《山村五絕》、《吳中田婦嘆》等均手書一份給沈括。其中就有引發文字獄大案的《王復秀才所居雙檜二首-其二》——“……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惟有蜇龍知”。
回到京城後,沈括就把蘇軾的詩籍整理出來,斷章取義,添油加醋,再呈給皇上。內容廣到整理、註釋蘇軾一百多首詩詞,例如蘇軾《詠檜》中歌詠檜樹道:“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唯有蜇龍知”,沈括註釋道:“皇帝如飛龍在天,蘇軾卻要向九泉之下尋蜇龍,不臣莫過於此!”
這就是沈括被後人詬病的“告密事件”!
王安石大概也沒有想到沈括居然會以這樣的方式來找茬,要知道在趙宋,那是不以言獲罪的,官員敢當面與皇帝爭執,甚至因為皇帝的獨斷專行,要求辭官,更有甚者連死都不怕,直接在朝堂上與皇帝叫板!最著名的俞古痛罵宋光宗荒淫無度和宋理宗被大臣比作商紂王。
光宗自繼位以來,“宴遊無度,聲樂無絕,晝日不足,繼之以夜”,私生活不檢點。
一位叫做俞古的太學生,因見天有異象,便上書皇帝,以非常嚴厲的語氣斥罵宋光宗荒淫,造成天出異象。光宗震怒,下了一道聖旨,要將他抓起來流放方州郡,由地方官吏管束。
但群臣堅決不同意,稱“言事無罪”,俞古上奏的是朝廷之事。光宗只好將對俞古的處罰改為“送秀州聽讀”,即送到秀州的學校,在官方監護下繼續讀書。
一位叫王伯大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