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和尚老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一十四章 天師道的由來二,宋吹,花花和尚老道,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教派創立了,信徒也有了,那麼教義也得跟上啊,張道陵尊老子為道祖,奉《老子五千文》為最高經典,並自編《老子想爾注》發揮老子的道家思想。以“道”為最高信仰,將“道”和老子相提並論,宣稱即“道”是“一”,“一散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

《想爾注》為張道陵所著對老子《道德經》的註釋本,是道教早期教派正一盟威道的一部哲學兼丹經的經典著作。

《想爾注》的思想內容主要包括三部分:

一是關於守道誡。《想爾注》認為“道”是專一、真誠、清靜自然、好生樂善的,只要人們謹守道誡,就可以延年增壽,除災得福。

二是關於長生之法。《想爾注》認為善保精氣就可以實現仙壽,主張和五臟五行之氣,“和則相生,戰則相剋”。闡述房中術要領:“精結為神,欲令神不死,當結精自守”,認為得此要領,也可長生不死。為了自守,要做到無思欲、無為無名、不貪榮求寵、不爭強好勝、不為惡事等。

三是關於帝王行道問題。《想爾注》認為,行道不只是道士的事,帝王也應行之,“道之為化,自高而降,指謂王者,故貴一人,制無二君,是以君王常當行道,然後乃及吏民,非獨道士可行,王者棄捐也”。而且上聖君王都是師道行道,用以教化天下,故能實現太平之治,後世帝王漸漸失道,君臣行道,太平之世可以實現,民眾安順。這裡的“道”,指生道,也就是清靜寡欲,樂善好生之道;而戰爭是殺生的,故“兵不合道”,帝王應守生道,少起戰事。

為了發展信徒,張道陵決定玩一把更大的,於是聲稱不久之後八部鬼帥各領鬼兵共億萬數就要來危害人間,他們帶來各種瘟疫疾病、殘害眾生。

太上老君不忍人間生靈塗炭,於是降臨在張道陵住的地方,授給他雌雄劍和許多符籙,要他誅滅橫行蜀地(今四川)的六大魔王、八大鬼帥。

精修千日,張道陵終於練成了太上老君傳授的種種降魔的法術,於是在青城山上設下道壇,鳴鐘扣磬,呼風喚雨,指揮神兵和這些惡鬼大戰。

張道陵站立在琉璃座上,任何刀箭一接近他就立刻變成了蓮花。

鬼眾又放火來燒,張道陵用手一指,火焰又燒了回去。

鬼帥一怒又招來千軍萬馬重重包圍,不料張道陵用丹筆一畫,所有鬼兵和八大鬼士都紛紛叩頭求饒。

但是他們口服心不服,回去後又請來六大魔王,率領鬼兵百萬圍攻青城山。

張道陵神閒氣定,不為所動,只用丹筆輕輕一畫,所有的鬼都死光了,只剩下六大魔王倒在地上爬不起來,只好叩頭求饒。

張道陵再用大筆一揮,一座山被分成兩半把六個魔王困在裡面,動彈不得,於是魔王只得答應永世不再為害人間。

那些圍觀的人,原本有些對張道陵還有質疑之人,此時親眼所見張道陵大戰鬼王,哪裡還敢再有質疑,頓時化身為張道陵狂熱的信徒,為張道陵大肆揚名。

這些人原本眾所周知都是質疑張道陵的,那麼說出來話自然可信度槓槓的了,於是張道陵信徒大增!

其實這一切都是幻象,張道陵的秘法經過這麼多年來的研究改良,日趨成熟,這也是張道陵敢在眾人面前設下道壇大戰鬼王的底氣所在。

張道陵在設下道壇的時候,就已經在四周佈滿了自己特製的能令人制幻的迷藥,又透過佈景營造了特定的氣氛,將自己置於舞臺中央,透過特定的動作和言語引導人們產生自己想要人們看到的幻覺!說白了,就是一個大型的催眠現場,所有人都被張道陵催眠了。

張道陵創下這麼大的基業可不是為了他人作嫁衣的,是要傳給子孫後代的,於是在漢桓帝永壽元年(公元155年),張道陵自知大限將至,便於下會這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