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他、他兒子竟然是……
向生活低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5章 他、他兒子竟然是……,穿書八零閃婚高嶺之花,向生活低頭,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商業模式是一回事,但跟學校談合作可不能把利益放在前頭,而要強調教育意義。
比如舉辦夏令營能給學生帶來哪些積極影響,對國家高等教育有什麼推動作用。
比如,夏令營的接待老師,可以聘請留校的貧困大學生擔任,給他們一個勤工儉學的機會,同時也能鍛鍊他們組織交流能力。
雖然這個時代讀大學,學校會給些補貼,可最多維持基本溫飽,要乾點別的可不行。
這個勤工儉學的機會可謂是正正好。
又比如,夏令營也是學校宣傳招生的一個視窗,可以透過這個活動,向未來學子展現學校的風采和底蘊。
總之該上價值上價值,格局要放大。
孟真把夏令營的商業模式跟張清分析透徹之後,寫商業計劃書的工作順帶也交給了他。
得到指點後的張清,舉一反三,商業計劃書寫得天花亂墜。
孟真覺得這個三弟很有做生意的天賦。
而劉宇寧打定主意要參與夏令營的生意後,很快就跟能拍板合作的領導聯絡上了。
他自己就是大學教授,平時往來的人脈大多在教育系統。
加上家庭背景擺在那兒,跟學校聊合作,別人或許跑斷腿也找不到門道,對他來說就是幾個電話的事。
劉宇寧去找學校領導聊,張清就負責在一旁拿著商業計劃書給領導講。
在後世,這種模式差不多等於創業公司路演。
張清先上價值,再談利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給領導們分析得透透徹徹。
講得差不多了,劉宇寧再來個總結性發言。
基本就把合作敲定下來了。
後面聊完生意,學校領導才知道張清是這屆的高考狀元。
看著他的眼神就跟看香餑餑一樣,哄著捧著,勸他志願一定要填首都大學,生怕被隔壁的華清大學橫插一腳,把這麼優秀的學生搶走了。
張清本來想報考的志願就是首都大學,
這下皆大歡喜!
跟學校合作敲定之後,張清和劉宇寧又坐火車趕回東臨。
夏令營的生意,孟真純屬想幫襯大哥和三弟。
等兩人回來,她就手把手開始帶張清。
“最重要的有兩點,第一,活動行程設計。一期活動七天,每一天的時間如何安排?最好每天都安排一到兩個亮點,讓學生有足夠的期待感。這個就當作你現階段的作業吧,這兩天可以好好想想。”
“第二,如何宣傳獲客?”
張清聽說了孟真服裝店開業時候的宣傳方式,沉思片刻:“可以去學校發傳單,當地報社報道或者電視臺宣傳?”
孟真點點頭,給三弟投去讚賞的目光。
“不錯,這些都是常見的宣傳方式,不過夏令營剛起步,既要控制成本又要精準獲客,所以我們可以在學校附近的宣傳欄張貼廣告,這樣家長和學生都能夠看到。”
“當然,最好的還是跟當地的中學合作,由學校配合宣傳,不過咱們又得讓部分利潤給學校。”
“前期可以自己宣傳,先帶兩期夏令營試試,如果執行不錯,再去跟學校談合作。”
孟真突然想起自己還囤了不少廣告位,反正現在閒著也是閒著,正好也能給夏令營打廣告。
兩人又討論一番,基本把夏令營生意搞透徹了。
作為支援,孟真和劉宇洲一起拿了一筆錢給張清做啟動資金。
舅舅葉深也給了一筆錢。
剩下的就是劉宇寧和張清自己的錢。
夏令營生意就在全家的支援下,火熱開營了!
很快就吸引了第一批前來詢問的家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