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無愛渡紅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98章 我若是非要走呢,劍道長生路,人間無愛渡紅塵,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所以,大師認為人應該根據內心的聲音和道德準則來決定自己的行為?”劉衛問道。

老僧微微頷首,“正是如此。內心的善良與良知是指引我們判斷善與惡的最重要的力量。我們要保持冷靜思考,用愛和慈悲來指引我們的行為,努力做一個善良的人。”

劉衛只是笑了笑,並不怎麼認同老僧的說法。

不同的人,內心的道德準則與良知是不同的。

有的人,可以做到大善,為了眾生的生命,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有的人屬於小善,可以為了眾生的利益,犧牲自己的利益;有的人屬於不善也不惡,不會為了自己犧牲他人,也不會為了他人犧牲自己;有的人屬於小惡,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犧牲眾生的利益;而有的人屬於大惡,為了自己活命,可以毫不猶豫犧牲眾生的性命。

在這個世界,大善與小善之人,寥寥無幾;小惡與大惡之人,數不勝數;而不善不惡者,比大善小善之人多,比小惡大惡之人少。

對於劉衛的問題,老僧全是片面的回答,沒有給出一個確切的何為善何為惡的答案。

所謂善惡在人心,而人心千變萬化,形形色色。

所以,劉衛對於老僧的回答,嗤之以鼻。

劉衛微微動了動身子,讓自己坐的舒服一些,繼續開口道:“大師,不管是我們普通的修行之人,還是你們佛家,都講因果,那麼大師可以為我講講佛門中的因果之說嗎?”

“阿彌陀佛!因果之說,是佛教重要的教義之一。它指出我們的行為會帶來相應的果報,好的行為會帶來善果,惡劣的行為則會帶來惡果。”老僧雙手合十,臉上帶著慈祥之色。

劉衛笑著道:“按照大師的意思,是不是我們如今所做的事情,會對之後產生較大的影響?比如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老僧點了點頭,“正是如此。佛教相信,善行會積累善果,使我們獲得幸福和福報,而惡行則會帶來痛苦和惡果。這種因果關係不僅僅在這一世中起作用,也會延續到來世。”

“那麼,既然善行可以帶來善果,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人做惡事呢?他們不怕得到惡果嗎?”劉衛問道。

老僧微微一笑,眼中彷彿帶著智慧的光芒,“這是因為人們常常受到貪念、愚痴和嗔恨的驅使。他們往往為眼前的利益和自我的滿足而做出不明智的選擇,忽略了善惡因果的長遠影響。”

“但是有時候,即使我們做了許多善行,不一定就能得到相應的好果報。大師,這怎麼說呢?”劉衛又問道。

老僧又道了一聲佛號,“因果並非一成不變,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比如前世的業力、現世的行為等等。善行雖然不能保證即時的回報,但它一定會對我們的生命有好的影響,即使是在來世。”

劉衛笑呵呵道:“既然無法立馬得到善報,那為何還要行善呢?下一世的事情,誰有說得準!不如活好當下,隨心所欲,活的瀟灑一些,大師你覺的我的觀點如何呢?”

老僧搖了搖頭,“施主,這也是為何你身上戾氣如此重的原因!在你過往之中,你手上沾染了太多的鮮血,殺氣已經浸染了你的心靈!善行所帶來的善果可能會在意想不到的時刻,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現。我們要放下功利心,堅持行善,相信因果定律。施主,可願隨老僧修行佛法?老僧願意助施主一臂之力,脫離苦海!”

劉衛笑著搖了搖頭,“不願!如果你家族幾百號人被人莫名奇妙殺了,你是會報仇還是會去感化他們,讓他們放下屠刀,一心修佛?如果有人要殺你,你是殺了他呢還是將脖子伸長給他殺,來感化他呢?”

“阿彌陀佛!善良與慈悲是一種境界,無論回報如何,我們都應該堅持行善。因為透過修行和行善,我們可以淨化內心,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劍道長生路

人間無愛渡紅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