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0節,梟臣,更俗,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營一萬兩千餘正卒,兵力是原寧海鎮水營、江寧水營的總和,也是大越朝唯一一支以海防為主的鎮軍水營建制。
蘇護當年奏請建登州水營,考慮到遼東走陸路與關內相通,有千里之遙,又山高路險,而從登州到遼東南角的金州(今大連)走海路只有兩百餘里,走海路運糧草進遼東,所費都不需陸運的十一。
最初建登州水營是為運軍;遼東失守後,為了加強進佔遼東的東虜的牽制,登州水營的地位才日益重要起來。
在李卓丟擲的平虜策裡,期待登州水營能發展直搗東虜側後腹心的偏師奇軍,登州水營遂成為李卓治北軍重點投入的物件,編制擴充到二十營。
不過在李卓的治軍思想時,登州水營是渡海登陸作戰性質的,而不是發展海上對抗或遠海航行的能力,與奢家發展東海寇勢力的治軍思想是一樣的,均沒有發展海上大型巡戰帆船的意思。
登州水營的主要防衛物件,東胡人甚至就沒有所謂的海上軍事力量,在軍費如此吃緊的情況,登州水營也沒有必要投重資發展大型巡戰帆船。
看著登州水營的兩艘單桅巡船膽怯而走,葛援笑道:“靖海水營全師北上,登州軍也是不堪一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