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石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五章 義旗,反清,崛起的石頭,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經過周密的計劃,探查過周邊絕無可能突然竄出一支萬人以上的敵軍後,李自敬便再也沒有任何猶豫,直接下達了全線攻城的命令。
駐紮在鄧州城西五里,湍水之南的前營人馬如風而動。
在吳兆勝和郝搖旗的率領下,兩隊人馬緩緩前行,整個湍水南岸,到處都是偃旗息鼓,緩緩前行的黑衣大軍。
前營的將士們身著黑色箭衣,手持刀槍,在城內官紳地主們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圍住了整座城鎮。
李自敬策馬立於城南,一處高坡之上,身旁是百餘名用作護衛和機動隊的精騎。
這些人,有整個前營最為精良的裝備,每一個都是殺人不眨眼,連鬼魂都要畏懼三分的老兵。
一旦投入戰場,他們的力量足以決定一場戰爭的成敗。
在平時,這些對主將忠誠無比的精騎更是整支軍隊的魂魄,是聯絡所有將士的紐帶。
千里鏡中,鄧州城上空無一人,李自敬看了四處城牆,居然沒有發現一個巡防的兵士。
看來情報無誤,王光恩在去年大掠鄧州以後,便裹挾著財物返回鄖陽去了。
現在的鄧州城,在李自敬眼中,就宛如褪去衣衫的處子,只要一聲令下,就會頃刻易手。
城內的官紳們或許還不知道這個噩夢般的事實,撤退後的大順軍,又回來了。
而且這次,李自敬不打算再離開了,他要讓大順的旗幟,永遠的飄揚在這裡。
讓這些官紳地主,看見這面旗幟就渾身害怕得發抖!
李自敬觀察半晌,放下千里鏡,緩緩抬手,隨後緊握成拳。
“駕!”
在他身後,四名精騎立即一聲大喝,奔著不同的方向疾馳而出,馬蹄之下,煙塵滾滾。
“嗚嗚嗚——”
數里之外,四道連綿的號聲依次而起,由遠及近。
隨後響起的,是撼天動地的腳步聲。
一縱兩橫,多巷叢生。
這八個字,是鄧州城佈局的真實寫照。
鄧州城內的佈局,是典型的明代平原城鎮佈局,整個城內以四門為軸線,呈方格網狀。
城內的兩條主幹道路即是連線城門的道路,與城門相對,形成田字形的四個區域。
各個區域之中,是縱橫交錯的街巷。
州衙大堂,沿街滿是飢餓的難民,各個衣衫襤褸,三兩成群,大部分人都是餓的面黃肌瘦。
兩名穿著崇禎時期衙役服裝的官差,手持黑色殺威棒,正在門口勾肩搭背的站著。
崇禎十六年,對鄧州城百姓而言,是最接近太平的一年。
那一年,李自成在襄陽稱新順王,建國定製,席捲荊襄,並趨河南,鄧州時為袁宗弟右營管轄。
吃他娘,穿他娘,開了大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
這首廣為傳唱的歌謠,至少在崇禎十六年的鄧州,是真真正正做到了。
袁宗弟的右營在鄧州城內打擊地主,將前明官紳殺的殺,抓的抓。
均分田地,發放種籽,耕牛共用,好不熱鬧。
那時的鄧州流亡歸鄉,一片太平之望。
但是這一切,都隨著崇禎十七年大順在山海關的一場兵敗,戛然而止,並且開了倒車。
隨著畿輔一帶的連續兵敗,大順不得不將中原一帶的主力接連北調,以至於鄧州防備空虛。
鄧州的官紳被地主從牢裡放出,逃跑的前明官員們,也都在縉紳地主的召集下紛紛返回。
在官紳們的聯絡下,鄖陽明軍北上攻打鄧州,駐守鄧州的大順軍遭受突襲,內外交困,全部死於戰亂。
鄧州,也就此重新成為了地主和官紳執掌的天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