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石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六章 穩重,反清,崛起的石頭,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勁風作響,箭衣鼓盪。
李自敬帶著百餘名前營精騎跟隨在大軍旁側,不久前軍令傳來,要在今日午時前抵達西安。
因此各營都是加快了腳步,西安,也愈發的近了。
策馬奔騰,李自敬手持馬韁,頭戴笠盔,腰跨雁翎刀,頗有些馬鳴風蕭蕭之感。
有心之人可以發現,李自敬的身上裝備齊全,外罩箭衣,內襯棉甲,貼身還夾了一套鎖子甲,可謂從頭武裝到了腳指頭,唯獨卻沒有攜帶弓箭。
這自然不是軍中沒有開元弓了,也不是挎不動,是因為李自敬發現,自己好像不會射箭。
李自敬也曾拿著弓箭試過,但發現腦子裡根本就沒有射箭的相關經驗,拿在手裡根本不知道怎麼操作,就和燒火棍沒什麼太大區別。
就算力氣足夠拉開弓,射出去的箭矢也都輕飄飄的,飛出去沒幾步便一頭垂落在地上。
李自敬無奈只能放棄了弓箭這一利器,因為他已經確定,歷史上的原身,或許是不會射箭的。
不會射箭,挎弓也就沒有意義,還不如不帶,省些力氣。
行軍在外,不知什麼時候會突然作戰,因此保持充足的精力也是必要的。
不是必要的東西,都可以放一放。
其實如果按照明軍的行軍來說,一支正規部隊行軍是不會都穿著鎧甲走路的。
一般來說,行軍的時候都是輕裝前進,甲冑由輜重營攜帶,在接戰前再裝備齊全。
但如今西北局勢崩壞,雖然潼關得勝,北路依舊不明朗,尤其是還不知道阿濟格那三萬大軍到底在不在關中平原。
這種情況下,還是穿著甲冑更加保險。
李自成也是考慮到這個問題,因此前三天的行軍速度極為緩慢,一共才走了一百多里。
這個時代的弓箭手地位極高,也正因為一名合格的弓箭手培養不易。
這個年代的弓箭不是拉開就射那麼簡單,李自敬來自後世,本來就沒接觸過,而且原身也沒有這項技能,一點根基都沒有,不那麼好練。
現在戰情緊急,北路情勢不明,沒有什麼時間踏踏實實的練弓箭,何況就算有充足的時間,騎射也不是一項能速成的本領。
在軍中,許多老營精騎的騎射本領都是轉戰多年摸爬滾打出來的,這也和按部就班的訓練有差別。
比起學習弓箭和騎射,現在李自敬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自從在潼關被便宜大哥李自成提升為前營制將軍,李自敬就一直在琢磨,到底該怎麼管好這支部隊。
這可馬虎不得,如此亂世,手中的兵馬就是安身立命的本錢,歷經幾次血戰,李自敬更是對此尤其看重。
但話又說回來了,李自敬後世就只在高中幹過三年班長,根本沒什麼管理經驗。
如今驟然去管這幾千大軍的日常營務、行軍訓練、作戰指揮,實在是兩頭抓瞎,不知道該怎麼辦。
李自敬知道,光用腦袋去想是沒有用的,因為他的腦袋裡根本沒有這種東西。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最好的辦法就是看兵書,華夏曆史源遠流長,古來聖賢留下的瑰寶無數,最不缺的就是各種書。
正好,現在李自敬最會的就是看書。
前往西安這四天的時間,李自敬幾乎是一有時間就在找兵書。
很可惜的是,大順軍轉戰南北,山海關敗走以後,就連重炮都扔了,哪還會帶太多書。
李自敬在營中能找到的相關內容十分有限,大順軍從上到下,很少有識字的,因此帶的書極為稀少。
很多人甚至是將書當做擦屁股或者燒火用的,李自敬就從火頭軍手裡,搶救出了一頁尉繚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