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八章 定國三策,天下布武!
忘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兩百六十八章 定國三策,天下布武!,誰說太監就不能橫練了,忘牧,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269章 定國三策,天下布武!
成婚?
他真沒想過這件事,畢竟他才18歲,過了年是19。而且這長公主李玉茹雖然長得國色天香,但他並未深交過。
這按照慣例,總得交往試試吧?
而且就算要成婚,他也想先考慮林妙可、曲玲瓏和寧青娥等人。
“皇上,如今大景尚未安平,臣不敢先謀家事。梁王此次雖然敗退,但是他們謀逆之心未滅,必會捲土重來。”
魏明拱手說道,“況且,西越、南晉、東夷和北魏四國很可能趁虛而入,不得不防。這婚事……不妨推遲。”
他給的理由不容反駁。
少康帝不由露出一抹失望,又說道:“武聖王先國後家,朕十分感動。不過賜婚既定,就讓長公主多到聖王府走動,武聖王也可以先行熟絡,再議其他。”
他還是堅持送出長公主。
魏明眼見推託不過,只得應下。
“愛卿,你最懂朕的心,不知道接下來你覺得我大景應該如何應對?”
少康帝又求教道。
他問的既是治國之策,也是如何應對梁王李治的軍機之策。
一眾大臣也禁不住豎起耳朵,他們中不乏人精,從少康帝之前的“繼太祖遺風”“以武立國”,已經窺出意思。
如今冊封武聖王名號,就是要借魏明的威懾力,推行新的國策了。
懸劍朝堂、馬踏江湖,魏明都做到了,接下來就是新的傳奇。
他們翹首以望。
“皇上心中早有謀略,臣也不過是順勢而為。既然皇上讓臣說,那臣就說上兩句。當今天下武道昌隆,有聖地、宗門、世家把持超絕力量,唯大景勢微。”
魏明直起身,掃視全場道,“要想強國,無非安民以有田,安商以有利,安邦以有強兵,安國以有強民。”
“如今景國之內大旱已除,民漸復其田,應減賦稅促其生產。另天水河連通境內大小河流,可為交通要道。”
“開官道,通運河,可促使天下工、商往來。路活則人活,人活則錢活,錢活則國活。是謂民有田,商有利。”
“而強兵、強民唯有靠武,真理永遠只在刀兵所指範圍之內。大景當以武立國,開武院,授武道,布武天下!”
“凡家中有習武者,賦稅再減半。如此方能內安社稷,外抗四國。本王若有不當之言,還望朝堂諸公指證!”
說到最後一句,他的目光宛如利刃一樣,在大臣們的臉上刮過。
全場靜然。
目睹武聖王此次鎮壓叛亂之後,朝堂裡還有誰敢說出半句異議?
“哈哈哈!好!武聖王所言與朕不謀而合!那自今日起,就在設國武監,由武聖王魏明任監正,統管天下武院!”
少康帝拍手笑道,“半月內,朕要在京城開設第一家武院,賜名鎮國!半年內,朕要諸郡都能開設武院!”
“武聖王的定國三策,就是朕的新政!朕要大景再繁榮八百年!”
他早有以武立國的打算,缺的不過是一個能鎮住所有人的契機。
而魏明就是那個契機!
定國三策,安民,通商,天下布武,這才是少康帝一直想做的事!
以前他受群臣挾制,沒有辦法政令通達,又逢天下大旱、反王作亂,可謂是束手束腳,當這皇帝也當得窩囊。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
魏明在,則大局定。
奉天殿內外的群臣哪裡不明白少康帝的決心,立即齊齊匍匐在地上。
“皇上聖明!”
他們不約而同地呼喊道。
他們跪的不是皇上,而是鎮壓一切的武聖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