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章 各懷鬼胎
荷包多個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八章 各懷鬼胎,開局告訴劉備,我是穿越者,荷包多個蛋,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見過平原相,有禮了。來人,快賜座。”
“玄德是漢室宗親,不可怠慢了。正好坐下,剛才我等幾人,正說到我爹叫眾人來,誅殺宦官一事,一看玄德就知是心存漢室之人,理應合力,以清君側。”
何晏沒有何進那般擺譜,絲毫沒一點架子,招呼曹操和劉備落座,又接著誇誇其談起來了。
雖說正院,都是一方諸候大佬,可副院同樣是人才雲集。
半炷香過後,坐在劉備身後的楚蘇知道了各人的身份,除了主坐的何晏,同來的曹操,坐在角落的是劉備的老鄉兼同窗,涿郡太守公孫瓚公孫伯圭。
左邊的是號稱江東猛虎的孫堅孫文臺,此時的孫堅討黃巾有功,出任別部司馬,官職是低微,還沒正式編制,頂多算是管印章,拿千石俸祿的小官。
然而,孫堅這猛虎,猛就猛在得到了張溫的賞識,當初三公之一的司空張溫還是車騎將軍時,領兵出征,孫堅替張溫立了不少戰功,張溫同樣給了孫堅一個參軍的官職。
參軍,亦是虛職,拿錢不辦事,顯露關係人脈的雜號官階,和別部司馬一樣,不入流。
右邊的,則是西涼董卓董胖子,當曹操等人進了門,董卓的肥臉就更黑了,仇人見面,格外眼紅,礙於在大將軍府,董卓沒發作而已,也不敢發作。
身為良家子,董卓白混了好多年,要不是搭上了屠夫何進,任董卓的鐵騎再多,想當中郎將?想屁吃。
除了這幾位大佬,還有一些世家子弟,楚蘇就沒仔細辯認了。
“小將軍慎言,此事萬萬不可,事密則成,大將軍這般廣而告之,過於招搖,恐怕誅殺宦官尚未舉刀,傳到天子的耳中,在京師動武,反受其累。還請小將軍收回成命,勸大將軍打消這個念頭。”
劉備、曹操、董卓等人還在沉思,該怎麼跟何晏合謀,搞出一條萬全之策。
誰知,在何晏身後,一個年輕士子不顧眾人,不分場合,居然勸起了何晏。
這是內訌了?
敢情大將軍府內,都沒統一意見?
然後大將軍何進就先把人,叫來了?
坑爹哪。
你當是玩烽火戲諸候麼?當小孩子過家家,好玩麼?
“平叔,這...?”
曹操和何晏最熟,小聲地嘀咕問道。
難道這人,是宦官派來大將軍府內的眼線?
那跳反也太早了吧。
屬實自爆。
何晏轉頭一看,面容微微一怒,卻沒多說一句重話,淡淡地說道:
“此乃我大將軍府內,主薄陳琳陳孔璋,寫得一手好字,善於起文,府內大小文書,皆出其之手。”
“孔璋,不得無禮。我爹一生行事,何須向他人解釋,他說要誅殺宦官,此事就定了。事謀無漏,叫你等進京來,正是用你等之時。難道因為怕走漏風聲,就放任宦官當道,為禍朝堂麼?”
何晏很無奈,陳琳是有才之人,打罵不得,大將軍府裡靠何進一人,靠不住,何進除了數錢,連字都不識一斗。
而整個何府,能與何晏在才學上,一試高下的,唯有陳琳一人,偏偏何晏的字,還不如陳琳。
陳琳一聽,只好苦笑著搖了搖頭,不再多勸。
一介主薄,在坐的哪一個官職,都比陳琳高,況且想殺宦官,不是一天二天的事了。
群情難止,群怒待發。
最主要的是陳琳在大將軍為官,已經有五年了,深知何晏說得對,何進這人壓根不聽勸,屬於只愛聽順耳的逆言,不聽逆耳的忠言。
要是何進從善如流,當初就不會將妹妹送入皇宮,嫁給四十出頭的老漢帝了。
楚蘇聽到陳琳這名字,頓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