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九章 叔侄
荷包多個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二九章 叔侄,開局告訴劉備,我是穿越者,荷包多個蛋,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229章 叔侄
眾人一聽,皆倒吸一口冷氣。
二十萬大軍,全是騎兵?
這陣容,堪稱是當初良家子董卓的加強版了。
董卓背靠二十萬西涼鐵騎,打得各路諸候差點當場去世,嚥了氣。
現在外族一下子集結二十萬鐵騎,前來犯邊,這分明是所圖甚大呀。
按理,外族之患是常事,每年在大漢的幽州、幷州,都會有不定時的小股外族,揮兵前來打秋風。
這些外族兵馬,往往是選擇在冬天。
因為是放牧的草原部落,冬天草枯水涸,無以為繼,不得已只好冒險前來和漢軍搶地盤。
消耗人口的同時,順手搶些物資回去,供養女人和小孩子。
但二十萬大軍,就不正常了。
絕對有貓膩。
劉備將手中的書信,遞給荀攸,讓荀攸看完,給各人傳了下去,說道:
“這書信,乃是國讓的族兄,漁陽郡守田疇送來的,說是外族犯邊,以漁陽的兵力,無力抵擋,希望涿郡能派兵相援,倘若涿郡未能如期擊敗外族,田疇為了保住漁陽的田地,只能揹著汙名,舉漁陽郡城而投降於外族,以保百姓餬口。”
說到底,田疇不管誰是幽州之主,劉虞、公孫瓚、劉備都行,甚至是外族也可。
只要田氏的田地沒事,百姓的口糧守得住,田疇就認其為主,奉其為上。
現實,又不失禮貌。
畢竟,田疇還記得自個是漢將,漁陽郡守,懂得先禮後兵,派人來送書信。
按田疇的意思,田氏只顧著種田,田疇當然願意替劉備種糧種地了,但得漁陽無虞,世間安好才行。
不然,戰火連天,良田盡毀,田氏族人再怎麼懂得屯田之法,也不能憑空變出糧食來。
“豈有此理。外族勢大,就想背主?大哥,給俺三千精兵,俺這就去捅了田疇,將漁陽給大哥取來,只要俺在,什麼外族,誰都不能踏入漁陽郡城百里之內。”
張飛醉歸醉,聽見外族犯邊,怒火夾帶著酒氣,直撥出來,嚷嚷著要去抄出自己的丈八蛇矛,給田疇一個教訓。
坐在下首的田豫一臉的難色,田疇說的,田豫能理解,一邊是百姓,一邊是自己的官職和忠誠,田疇選擇保住百姓的糧草,這並沒有錯。
種出來的糧草,給誰不是給?
那些青黃不接的良田,只須過一陣時間,就能變成黃燦燦的糧草,好過現在被外族的戰馬踐踏,或者一把火給燒了。
至於你說的忠誠?背節?那又是什麼,能吃麼?
“翼德,休得無禮。戰事一起,百姓受苦,田郡守亦有難言之隱,當務之急,仍是想辦法擊敗外族,鎮守邊界,好讓幽州恢復生息,百業俱興。”
劉備是雄主,自然能看得出其中的關鍵,田疇也沒說現在就降,只要劉備搞定了外族,幽州的郡城全落入劉備的手中,到時以田疇為代表的田氏一族,種出來的糧草,全都是劉備的軍糧。
此等好事,何樂而不為呢?
劉備看著四大軍師,仍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不禁有些心灰意冷,二十萬大軍,劉備完全不懼怕,就怕郭嘉等人不願意露臉哪。
談笑之間,敵軍灰飛煙滅,劉備相信以郭嘉、戲志才和荀攸,誰來出手,都沒問題的。
“楚先生,你看...”
厚臉皮的劉備只好望向楚蘇,希望楚蘇能以身作則,給劉備出出主意,別一回到涿郡,劉備的故鄉,就掉鏈子,傳出去令人笑掉大牙了。
楚蘇被劉備喚醒,滿滿的起床氣,頓時沒好臉色地搪塞劉備,說道:
“玄德,兵法有云,知己知此,方能百戰百勝。你如今只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