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簡雍和孫乾
荷包多個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二章 簡雍和孫乾,開局告訴劉備,我是穿越者,荷包多個蛋,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可憐之,備得先生相助,實是祖墳冒青煙了,三生之幸哪。”
“大哥,先生剛才說,勾什麼?俺也想去。”
張飛看劉備一臉的感動,連眼淚都擠出來了,湊上去,睜著大牛眼,魯莽地詢問。
“去?翼德,去領二十軍棍,雲長親自監督。”
劉備甩了甩袖子,面容嚴肅,獨自朝楚蘇追了下去。
第二日一早。
城外十里,一處密林前。
大帳內,劉備和楚蘇兩人頂著一雙黑眼圈,互視一眼,皆無奈地笑了笑。
“玄德,你非要連夜前去,搞得楚某這腰痠腳軟的,下回不約了,楚某自己去。”
“先生,你又說夢話了,備昨晚一直在營內安睡,何曾出過門?先生,當務之急,不提外事,備求先生指點迷津,我等該去何處?投奔於何人?”
劉備擺擺手,止住楚蘇的話頭,勾欄聽曲這種事,劉備身為三軍之主,豈能被曝料?
楚蘇伸伸懶腰,真是服了劉備,練武之人就是不同,熬夜之後,還能神采奕奕,一大早拉人來談事。
“玄德,此事易耳。此地無外人,敢問玄德可有野望?是成一方諸候雄主,還是名揚四海,當我漢室名將?若為雄主,可往北,投公孫瓚。若為名將,可往南,殺黃巾賊首。”
“聽說,太平道張角在冀州坐陣大本營,自稱天公將軍,其二弟張寶地公將軍、其三弟張梁人公將軍,在兗州、豫州一帶,討賊嘛,當然得挑軟柿子捏咯。”
楚蘇要劉備去投同窗兼同鄉的公孫瓚,劉備心中一陣狐疑。
對於公孫瓚,劉備比楚蘇還了解,公孫伯圭這人啊,好面子,脾氣又暴躁,還剛愎自用,和劉焉比起來,公孫瓚不止不是明主,還是一個暴主。
但劉備相信楚蘇,楚蘇沒說原因,劉備也就沒問。
“嘿嘿,先生,俺和俺大哥、二哥三人,不能先去殺黃巾反賊,再去投奔公孫小兒麼?”
張飛撓了撓頭,當名將威風,做雄主霸氣,張飛看劉備滿臉的糾結,真是想不通。
小孩子才做選擇,大人就得全都要。
出風頭,又有勢力,一點也不寒磣,這才配得上涿郡殺豬一把手的燕人張飛張翼德嘛。
“翼德,莫要插科打諢。雲長,我等三人為結義兄弟,當共進退,以你之見,是往北?或往南?”
劉備自己拿不定主意,投奔公孫瓚穩妥是穩妥,估計得坐幾年冷板凳,南下殺賊,就黃巾反賊這點戰力,恐怕是群狼搶肉,戰功太小,胃口太大,不好分。
於是,劉備越過張飛,望向靠譜點的關羽。
閉目養神的關羽突然被點名,眼中的驚訝一閃而過,關羽昨夜通宵看《春秋》,剛才是真睡著了,劉備這一問,關羽只得悶悶地應道:
“大哥,以關某之見,關某聽大哥的。”
關羽說完,又重新閉目養神了。
對講義氣的關羽來說,去哪不重要,管飯就行了。
劉備好無奈,不得不轉頭,可憐巴巴地看著楚蘇,隨後嘆了一口氣,說道:
“唉!先生,備雖有雄主之心,然而漢室不可不扶,投奔公孫伯圭一事,容後再說。備這就率兵南下,痛殺黃巾反賊,為漢室先除一害。”
劉備知道太平道造反,除了大賢良師張角的個人野心之外,還有大漢自身的責任,在宦官和外戚的雙重迫害下,太多的百姓活不下去了啊。
官逼民反,不得不反。
宦官當道,但宦官在皇宮之內,劉備剷除不了。
外戚弄權,可外戚大多住在皇城洛陽,劉備鞭長莫及,也去不了。
唯有黃巾反賊,劉備去不去,都在哪,像極了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