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為將乃為官,大有不同
荷包多個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章 為將乃為官,大有不同,開局告訴劉備,我是穿越者,荷包多個蛋,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楚蘇心知關羽的為人,笑道:
“雲長,真猛將也。無妨,玄德多慮了。”
劉備看楚蘇未惱怒,不禁又信了楚蘇多三分,和盤托出,溫聲道:
“不瞞先生,備打算帶二弟、三弟,三人前往投奔涿郡太守公孫瓚公孫伯圭,備與伯圭有同窗之誼,皆曾師從中郎將盧大儒,又有同鄉之情,料想伯圭會有所照應。”
劉備這話,託大了。
所謂的盧大儒,是盧植盧子幹,官居中郎將,的確是大儒,門生何其多,但盧植的門檻和他的名聲一樣高。
劉備連入門的資格,都沒有。
當然,公孫瓚也沒入門。
可惜的是公孫瓚和劉備也尿不到一塊去,不然劉備不會淪落到賣草鞋為生。
“玄德,此言差矣!你與公孫瓚雖為同鄉同窗,但公孫瓚其為人剛愎自用,若是懂禮賢下士,惜才重能,玄德何必待到今日,才言投奔?”
楚蘇笑了,以後的劉備又淦又勇,堪稱打不死的小強,而現在的劉備羽翼未豐,想的竟是攀附他人,借力打力。
“先生之言,甚合備心,備受教了,依先生之意,我兄弟三人該到哪入軍?投在何人旗下?”
劉備上了年紀,早練就了一張厚臉皮,楚蘇一點破公孫瓚並非效力的明主,劉備瞬間打蛇隨棍上,想聽聽楚蘇的高見。
“呵,玄德,你亦是讀書人,莫非不知有句話,叫‘寧為雞頭,不作鳳尾’,玄德並非池中凡物,豈能甘居於他人之下?”
楚蘇不願意和劉備玩心眼,直接告訴劉備,跟誰幹,都不如跟自己幹。
劉備大驚,深藏在內的雄心壯志一下子被楚蘇揭開,不禁對楚蘇刮目相看,起身移步,重新向楚蘇行了拜禮,求道:
“備愚鈍,誠請先生助我。望先生切莫推辭,備定對先生言聽計從,奉為上賓。”
劉備躺平了,只要楚蘇肯相助,在哪投軍,投誰,都不是問題,聽楚蘇的。
“玄德,不必如此,在下名喚楚蘇,字子爽,玄德稱我表字即可。玄德心存百姓,楚某自當助你一臂之力。”
“玄德,一人從軍,是為兵,帶一千人從軍,那是將。為兵者,在於奮勇殺敵,為將乃為官,大有不同。不止要看出身、實力,最重要的是頭上要有位置,或很快有位置,方可有出頭之日。”
“哈哈,玄德可知往哪投軍了麼?至於破黃巾之計,覆手可得,待黃巾殺至,再議亦為時不晚。”
在楚蘇看來,劉備缺少的不是實力,而是不夠腹黑,亂世之中,像曹操一樣,才混得開,吃得香。
楚蘇能做的,便是給劉備洗洗腦,指指路,剩下的全憑劉備自個想象。
畢竟,楚蘇穿越過來,餓都快餓死了,別說涿郡的將軍了,就連城門的守兵,楚蘇都沒力氣湊過去,認個臉熟。
“聽先生一言,勝過讀十年書。先生大才,備自愧不如,今得先生相助,如魚得水也。備這就散盡家財,招募鄉勇,去投軍,投入鄒校尉的旗下。”
劉備何其聰明,一點就通,要說涿郡大大小小的派系,勢力林立,劉備摸不進門,可劉備對涿郡的將領,那是門清。
涿郡乃幽州的州治,兵權和要事皆由幽州太守劉焉一人掌管,至於幽州其他的地方,幾乎被掛名涿郡太守的公孫瓚所吞併。
而涿郡的校尉,名喚鄒靖,乃是從軍四十載的老油條,今年五十多了,無心戀戰,正巧撞上了黃巾之亂,心裡慌的一逼,生怕自己哪天被反賊生擒,一刀嗝屁了。
這樣的軟骨頭、老不死,完全符合楚蘇所說的人選。
最為主要的事,鄒靖手下無大將,劉備不想當一輩子的大頭兵,只要劉備帶上部曲,前去投效,不管鄒靖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