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揚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7章 治人者食於人,漢驤,西門揚舟,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龍驤與魯肅定計,決定明面上依附江東,暗中為劉備謀取利益,他認為張飛不宜在淮南揚名。
此計尚未與劉備商議,對張飛仍處於保密中,所以龍驤用迷惑對手的理由,簡單就把張飛搪塞過去。
由於張飛和許褚身形相似,龍驤建議他在淮南期間,對外可用許褚之名。
張飛不慕虛名,只求痛快廝殺,並且對許褚印象不錯,很爽快答應下來。
“雲起腦子靈活,你的主意必然不差,以後在淮南作戰,俺對外都自稱許褚。”
龍驤聽後歡喜道:“就知道翼德會同意,這件事就這麼說定了,回頭就由你陪子揚去浚遒。”
“沒問題,你也別光盯著浚遒,讓俺打廬江、打江東都可以,那李術反骨已現,孫權連派人問責的勇氣都沒有,看來是個沒種的軟蛋,他這個江東之主當不長...”
“呵呵...不著急,不著急,我們穩紮穩打慢慢來...”
龍驤笑呵呵敷衍張飛,心中卻不敢苟同張飛的說法。
孫權的軍事雖然拉胯,但他在眾諸侯中卻很長壽,治下的東吳也後於魏蜀亡國,客觀來講政治手腕很高。
此時的孫權年十八,比龍驤的年齡還小兩歲,但已成為一方諸侯。
龍驤十五歲參軍,孫權十五歲當縣長,兩人的出身和起點,是這個時代普通人和士族豪強子弟真實寫照。
如果龍驤不是穿越者,大機率已在某次戰爭中殞命,而像孫權這種出身的豪強子弟,則註定有機會留名青史。
孫權少年時常遷徙,早年待過九江壽春縣、廬江舒縣;九歲喪父又先後搬遷至廣陵江都縣、吳郡曲阿縣、九江歷陽縣、九江阜陵縣。
孫堅外出作戰,幼年孫權多有牽掛;孫策替袁術四處征討,少年孫權常心懷憂愁;寄住在曲阿吳景處,又擔心劉繇會來加害。
早年不安定的經歷,造就孫權日後缺乏安全感、多疑的性格。
不向外張揚,便向內求索,孫權不精武略,專注練政治手段。
這幾年隨孫策外出作戰,孫權不願像兄長般身先士卒,因此缺乏父兄孤勇奮戰的個人魅力。
直到孫策遇刺身亡之前,孫權都沒能在軍中樹立起威望。
有鑑於此,孫策臨終託孤時,張昭與程普等軍中將領,一致擁護老三孫翊繼位,最後是孫策力排眾議選了孫權。
孫策靠殺戮平定江東,死前終於悟到殺戮會反噬,選孫翊接班容易步己後塵,反而懂得收斂的孫權,或能保住孫家基業。
‘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孫權拿到孫策臨終評價,被託孤重臣張昭擁立繼位,然而這場權利交接並不順利。
張昭能夠暫時壓住文臣武將,卻壓不不住孫氏宗族的反對。
孫策生前自領會稽太守,孫權繼位按理該接任此職,當時孫權與母親、兄嫂在吳縣治喪,屯兵在烏程的從兄孫暠(孫堅之弟孫靜長子),因不滿孫權統攝江東,遂整頓兵甲欲取會稽自立。
時會稽功曹虞翻以兵自守、嚴詞喝阻,孫暠見無人響應才潦草撤走,免除了孫氏宗室一場內鬥。
除此之外,廬江太守李術舉止怪異,他不但不派人到吳縣弔喪,還大肆收納江東過去的流民,雖沒公開反叛孫家,卻也顯露了反跡;
會稽、丹陽兩郡,多地爆發山越作亂,很明顯也是衝著孫權去的,他們以實際行動表明不服。
孫權繼位之初便在治喪,他對那些明裡暗裡的反對,暫時選擇了不聞不問,軍政大權沒有拿穩之前,他不能也不敢隨意亂動。
孫權‘軟弱’的執政風格,與孫策的雷厲風行天差地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