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揚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8章 大丈夫帶三尺劍,漢驤,西門揚舟,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漢驤正文卷第388章大丈夫帶三尺劍次日孫翊列席朝會,孫權昨天與張昭議定,提前與吳夫人通了氣,讓老人家難得高興一次。

周瑜昨夜也聽到風聲,又在朝會現場看到孫翊,便推斷丹陽太守定了下來,自己今天打算極力推動徐琨守淮南。

現在放眼整個江東,周瑜認為除了自己以外,剩下諸將只有徐琨威望高、會用兵,而且還與孫權關係緊密,把他放在淮南無疑是最優解。

去年孫權趁曹操與袁紹交戰,竟然帶兵攻打壽春、圖取許都,他做了孫策、周瑜想做而不敢做的事。

當時的機遇的確不錯,壽春守將又是盲夏侯,再加上孫權用的袁術舊部,周瑜沒有任何理由勸阻。

可惜後來非但沒能破城,還與曹操成了敵對狀態。

按照孫策之前的戰略構想,有機會逐鹿中原就揮兵北上,沒有機會就西擊黃祖攻佔荊州,以達到全據長江的目的,但所有前提都是沒後顧之憂。

眼下曹操讓張遼鎮守壽春,擋住了江東北上中原的道路,周瑜即便徹底擊潰陳登,疏浚古邗溝還需要大量人力財力,而陳登背後也靠著曹操這棵大樹。

暫時不具備北進的條件,周瑜便打算固守廣陵、淮南,養精蓄銳再西進攻打荊州。

相對於曹軍的悍勇,周瑜認為荊州要好對付得多。

孫堅、孫策留下精銳全在,足以復刻幾年前孫策敗黃祖的戰績,然後一步一步向西推進,為淮泗集團打下一塊安身立命的地方。

正當孫權宣佈完孫翊任命,準備商議淮南守將的時候,張昭趕在周瑜之前舉薦太史慈。

太史慈這個名字一出,孫權看到大殿內群臣的臉色各不同,但無一例外沒有人發表反對意見。

論武藝,太史慈在神亭嶺與孫策不相上下;論戰功,他在彭澤與江夏之戰中名列第一,屬於是不得不服的存在;關鍵太史慈歸降晚,且一直駐守海昏做邊防,與包括周瑜在內的一眾江東文武,都沒有太多太深的交情。

而太史慈當初的歸降,主要是受到孫策豪邁感染,現在吳侯由孫策換成孫權,能不能延續主僕情誼不好說。

周瑜也認可太史慈的能力,卻沒信心可以駕馭這個猛將,不過他並沒有提出反對意見,而是在散值後在殿外截住孫翊。

孫翊抱拳一臉好奇:

“大都督有事?”

周瑜正色提醒:“丹陽民風彪悍,叔弼到任後若遇山越作亂,應剿撫並用且以撫為主,這兩年江東頻繁對方用兵,我們需要時間休養生息。”

“我省得的。”孫翊微微頷首。

周瑜又道:“子布舉薦太史子義為歷陽都尉,而歷陽素來為丹陽所代管,叔弼個性與伯符兄相似,千萬記得要禮待太史將軍,此人勇猛不在伯符兄之下,你們平時可以多來往。”

“哦”

孫翊聽了個雲裡霧裡,但太史慈之名他很清楚,一直想找個機會請教武藝,現在有了周瑜的提醒,他尋思以後到了丹陽有事幹。

周瑜有些話不好明說,太史慈是因孫策而降,但是現在孫策不在人世,也不排除有失控的可能,讓孫翊與其禮待、交好,暗中就起到了監視作用。

周瑜就在殿外攔住孫翊,胸懷坦蕩囑咐了幾句話,但很快就傳到孫權耳朵裡。

群臣離開後,孫權把張昭留在後堂喝酒。

聽到侍從的耳語,孫權的嘴角微微上揚,他從朝會群臣的表情、以及事後周瑜的對話,分析出太史慈與眾人都不熟,周瑜顯然對其有些忌憚。

忌憚就對了,這樣的猛將就只該服主公管。

孫權想到之前的紀靈,認為太史慈和紀靈一樣,此時在江東屬於無根之水,可以被自己培養成為心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虎士

西門揚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