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三八章 拼音表,怒海覆清1852,董王不懂,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一會兒,一個四十幾歲,文質彬彬的中年男子走進了董良的書房。
董良這個人不喜歡動,他的書房通常就是他會客的地方。這沒有什麼失禮的地方,反而是一種榮寵,古人的書房一般都是自己比較私密的地方,能夠進來的都是自己最親近的人。
上位者讓你進他的書房,那就是將你當做自己的親信了。
就像是皇宮的御書房,那都是御前大臣、軍機要職才能進去。
“參見元首。”陳澧倒是沒有拿大,進來之後先給董良行了一個拱手禮。
要是跪拜的話,陳澧估計還要考慮一下,不過這個華族倒是開明,竟然廢除了跪拜禮。
“陳先生請坐。”董良穿著一身青色的便裝,示意陳澧坐到他對面的椅子上。
董良的書桌對面通常都會擺上兩把椅子,這是下屬彙報工作的時候坐的。
董良不想每次下屬過來彙報工作都居高臨下地站在自己的面前。
等到陳澧坐好之後,一個挽著道髻,面容樸素,穿著白色長裙,儀態溫婉大方的女子端著茶壺給二人各自倒了一杯茶。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這是我從福州帶來的大紅袍,先生請用。”董良說道。
“大紅袍茶色鮮紅,不過我們粵省的英德紅茶滋味更加濃郁,元首有空倒是可以品嚐一下。”
“哦,好的啊,好茶不管出自何處,我都是喜歡的,回頭我就去試試,下次先生過來,我請你喝英德紅茶。”
董良知道陳澧是在一語雙關。他的回覆也算是給了對方面子。
“元首,這份拼音表,是您編纂的嗎?”陳澧將隨身攜帶的一份蒙學教材拿了出來。
這正是華族使用的蒙學初級教材,上面最具特色的就是那份拼音表。
漢語拼音實際上是對漢字反切法的簡化。
老祖宗很早就發明了標記生字發音的方法,其中以反切法最為實用。
比如“聖”讀作“十恩四”,“日”讀作“日恩二”。
這種反切法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不知道聖的發音的人,也不一定知道恩是什麼發音啊。
董良沒有將漢語拼音的功勞攬到自己的頭上,而是說這是華族組織人編纂的。
這在一般人看來確實是一項巨大的功績。不過在陳澧看來,用洋人的字母,來標記發音卻有些不妥,這會然蒙學的孩子,誤以為洋人的文化更加的先進。
“元首啊,這拼音採用洋人字母代表漢字聲韻,是否會讓華族的孩子以後覺得,洋人的語言高於我華族的語言。為何我們不自創一套符號代表聲韻呢?再有了,這拼音運用下去,會否會出現有人不願意學習漢字,而是用拼音來代替。”
陳澧的擔心是不無道理的,要知道後世的朝鮮人就是擯棄了漢字,而是用拼音文字,不過也產生了很多問題,就是拼音沒辦法區別同音的文字。
擔心董良以為自己是來找茬的,陳澧繼續解釋道:“秦時發明了隸書,本就是一種給普通平民的看的簡單文字,後來隸書卻取代了小篆,這說明漢字在越來越簡化,因此老夫也擔心漢字最後被拼音取代,畢竟拼音比漢字更為簡單。”
董良知道陳澧是出於一個讀書人對中華文化傳承的責任感才來找自己說這些話的。
因為在一般的上位者看來,這似乎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
你來找上位者說這些事情,不就是找茬兒嗎?
然而,董良的思路與普通的上位者就是不同。
他非常重視文化的傳承。
在董良看來文化是文明的核心內容,一個優秀的文明,必然要有自己的文化自信。
“陳先生的擔憂不無道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