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七〇章 閩華公司,怒海覆清1852,董王不懂,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在一樓大廳的演講只是一道開胃菜。目的就是穩人心。
那些大佬其實都已經聽龐嘉嗣吹噓過。
演講完了之後董良被迎進頂樓的隔間,這下子圈子縮小了很多,只剩下十幾個人。
龐嘉嗣和裴貴雲作為福寧府的頂級富豪自然也跟著一起。
董良坐在了上首,表情也變得隨和了許多,不再像剛才那樣嚴肅。
眾人知道,這個時候才到說正事兒的當口。
沒等董良說話,已經有人先開口了:“元首,您剛才說收回土地,用金錢補償,這固然是開明之舉,然而如草民一般耕讀傳家的家族,不會從商,這些錢要是落入敗家子孫手中不消一代就能敗光了。”
董良自是知道,在這些人的眼中還是土地最保險,每年都能夠獲得固定的收益。
董良抬手打斷對方:“孫老先生的問題提的很好,我也是閩省之人,華族接管閩省,自然是希望他越來越好,我召集大家聚在一起,也是為了商量一個大家都受益的方案。”
“首先,我還要再強調一下,地是肯定要分的,老百姓需要的是解決最基本的溫飽,而諸位只是為了家族財富越來越多,哪一個更有迫切性,不需要我多說了。”
董良的話非常直接、誠懇,底下的人跟著點頭,大家都想聽聽董良接下來會怎麼說。
“正如孫先生所說,確實不是所有人都擅長經商,而且經商的風險顯然要高於種田。我董良也不是那種不會變通的人。現在我們來談談這替代的方案。”
“不知道大家可知道東印度公司,這是一家股份制公司,甚至英國政府都有份額,這家公司也許比很多國家都要強大,南洋和印度的英國殖民地都是他們在經營。我要說的是這家公司的模式,他的股東很多,這些人在公司最初的時候投入了一筆錢,然後掌握了一定的股份。隨著公司的發展,他們的股份的價值在不斷地增長,每年還能夠拿到固定的收益,這家公司在明末的時候就成立了,至今已經三百多年時間。”
董良說到這裡暫停了一下,這些人應該已經明白自己的意思了。
果不其然,有聰明的人已經接了董良的話茬:“元首的意思是我們也成立一家這樣的公司,進行海外貿易?要是自己不會做生意,就可以將錢投入進來,只拿分紅。”
董良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他繼續說道:“有人會擔心自己的錢投進來了,會不會到時候就沒了,被人侵吞了怎麼辦,因為公司的經營肯定是交給專門的人負責的,不會人人都參與進來。”
董良的話可謂是問到了大家的心坎上,華族是用天理來約束人的行為,比如說你違背了信用,首先要制裁你的不是律法,而是天譴,是道德,但是天譴這東西虛無縹緲,道德也缺乏必要的懲治手段,要是有用,世間哪裡還有惡人惡事。
再有就是官府一直都是將商人當做肥豬來養,每隔一段時間就出來收割一次,這也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所以大家不會放心將錢財交給別人經營,何況與華族官府合作。簡單地說就是沒有建立起契約精神。
“其實,大家可以反過來思考一下,英國的東印度公司為什麼運營了幾百年,市值都不知道增加了多少倍。英國本土也有國王和貴族的,那些投資者為什麼不擔心自己的錢被吞掉?”
董良這麼說確實引起了眾人的思考,但是他們不瞭解東印度公司,更不瞭解英國。
“其實,他們靠的是律法和公司章程的約束。我華族早在控制琉球的時候就已經制定了商律,專門規範商業活動。諸位要是接觸東番島的商人就能夠明白,我華族對商業活動的保護力度,前所未有。當然了這些都是白紙黑字。這家新的公司,我華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