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一五章 後方(二),怒海覆清1852,董王不懂,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筆錢,周藤虎決定跟董良再商量一下。
管錢人的煩惱,花錢的人無法理解。
沒人知道周騰虎喜歡蹲在華族銀行的銀庫中思考問題。
而林本的快樂就是每天穿梭於各個工廠。
麻豆縣位於安平城的西北邊,以前這裡有一個番舍叫做麻豆舍。
在後世,這個名字為很多lsp所熟悉,董良這樣正直的人自然是不知道的。
這個縣是一個新成立的縣,由原本的幾個漢人村落以及一部分番民聚落組成。
華族土改之後,將此處的漢人與番人進行了混編,又遷入了一些漢民,重新組建了二十個生產大隊。另外在縣城規劃了兩個坊,住在縣城的人除了一部分公職人員、教職人員,還有一些手工業者。
為了解決縣城居民的就業,麻豆行政公署向工部申請在縣城建造了一座磚窯廠,依託縣城東邊山中的一處小煤礦。
又因為當地發現了高嶺土,這裡還建有一座瓷器作坊,生產華族主打的商品——骨瓷。光是這兩座工廠就解決了幾百人的就業。
另外縣城還建了一座麻紡廠,這裡吸收的女工,主要解決家屬的就業問題。
在華族,所有的百姓都被政府安排的明明白白,華族不養閒人,這反過來又需要一個高效運轉的政府。
林本從一輛外表樸素的公務馬車上下來,他的面前是一座三間連在一起的磚瓦房,房子頂上有一座大煙囪,正在汩汩冒著黑煙。
人還沒有進去,滿耳都是嘈雜的聲音。
氣錘的“嘭嘭”聲像是在打節拍,鑽床的“吱吱”聲響徹不停,讓人汗毛直豎,還有不時傳出的敲擊聲,那是工匠師傅手持鐵錘在對成品進行校準。
林本長著一張成熟的黑臉,面板粗糙,頭帶一頂藤編的圓帽,這是華族工人常帶的安全帽。
製造分局的負責人是一個小夥子,圓臉小眼睛,身型壯墩墩的,名叫馬曉明,這個時候正孤零零地站在門口等候。
“林總長,您怎麼來了啊?”馬曉明本就是林本從總局派出來的,跟林本很熟悉,知道林本的脾氣,因此他只是自己一個人出來迎一下,並沒有影響到工人幹活。
這些工人大都是在縣裡招募的,其中一部分看頭上的髮髻就知道是當地的番人。番人動手能力強,實際上非常適合做工匠。
他們中大部分人都不認識林本,因此當林本走進車間的時候,大家都沒有停下來,依然在埋頭幹活。
車間裡面非常簡陋,中間是一條槍支的生產線。
蒸汽機驅動的鑽床放在車間的最前端,後面就是一條裝配線。
兩邊靠牆的地方是一條木工的加工操作檯,專門製作槍托和底座。
這個分局沒有零配件的鑄造車間,所有的配件都是調運過來的,因此省去了不少的工序。
在三間一體的車間另外一頭是一臺蒸汽錘,幾個光著膀子的年輕壯漢正在打製農具,從外形看應該是鶴嘴鋤。
林本走到裝配線的末尾,這裡已經有一些燧發槍的成品。
雖然只是最簡單的燧發槍,但是也馬虎不得。
林本拿起一把槍放在手中,用手摩挲了一下。
他的手上面板粗糙,但是末梢神經並沒有退化。
他從槍頭摸到槍尾,粗壯的眉頭突然皺了起來。
那負責人順著林本的視線看去,在槍托上一個微不起眼的地方有一處毛刺。
這是木工生產線的問題,胡桃木槍托需要經過三道打磨工序,確保與鑄件完全契合,還要外表光滑均勻,給搶手最好的使用體驗感。
最後一道工序在槍支裝配完畢之後,就是檢查去除槍托上的毛刺。
這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