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百官助餉
酸湯折耳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6章 百官助餉,穿越大明:皇兄我真的盡力了,酸湯折耳根,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臣們,沒一個是好東西,特別是那個國丈。
王后拿出一萬兩私房錢,讓國丈以自己的名義捐給國家,但是這個國丈卻扣下了五千兩。
這個國丈,其實就是當今大明王朝的皇后周姝妗的父親周奎。
現在是考驗他們的時候了,朱由檢就想看看,朕都給你們講過這個故事,接下來你們會給朝廷捐多少呢?
......
散朝之後,李標很快組建了助餉衙門,然後開始接受百官助餉。
當然,第一個助餉的,就是他李標,他一共捐了一萬三千多兩白銀,沒辦法他家確實已經沒錢了,湊出一萬三千兩,還是他變賣了一些字畫古董之後,才湊了這麼多。
所以助餉賬冊上,第一個名字,就是李標,助餉一萬三千五百四十兩白銀。
接下來的幾天裡,京師五品以上的官員,陸陸續續的到李標那裡捐助軍餉。
五日後。
早朝。
當李標將賬冊呈交給朱由檢,朱由檢非常認真的一個一個的看數目:
內閣首輔韓爌,助餉一萬四千八百兩。
內閣輔臣劉鴻訓,助餉八千七百兩。
兵部尚書孫承宗,助餉一萬二千兩。
內閣輔臣劉一燝,助餉六千兩。
......
朱由檢一個一個往下看,京師五品以上的官員,全部都賬上有名,每個人也都或多或少的捐獻了一些銀錢。
當他看到老丈人周奎的名字時,卻有些意外。
國丈周奎,助餉兩萬兩。
等等......剛看到這個兩萬兩,朱由檢又在兩頁後面,又看到了國丈周奎的名字:
國丈周奎,再助餉一萬兩。
喲呵?
一共捐了三萬兩?
這讓朱由檢有些意外,歷史上周奎捐助的餉銀,一共也才一萬五千兩,而且還是在吃了皇后送來的五千兩。
但是——
朱由檢雖然意外,但是一點也不滿意。
百官們雖然都有捐助,但是總數也只有四十九萬三千兩白銀,就算加上朱由檢拿出的三十多萬兩內帑銀,距離需要的三百萬兩,也還差得很遠。
這些官員真的就這點錢嗎?
絕對不可能,即使此前朱由檢曾讓他們捐出三分之二貪腐所得,但是讓這些官員幫他湊個三百萬,絕對不是什麼多難的事情,要知道在京師五品以上的官員,以及皇室成員,怎麼也得上千人。
怎麼可能只湊了不到五十萬兩銀子?
看完總數,朱由檢再看看大殿上的文武百官,他驚奇的發現了一個奇特的景象,今日朝堂上的大臣,身上穿的官服基本都是舊衣服,而且還有不少人的衣服上,甚至還有補丁。
熟悉的場面,熟悉的配方。
朱由檢輕輕將賬冊放下,然後看向百官們,淡淡一笑問道:“諸位愛卿,可曾記得,朕給你們講過的一個故事?”
霎時間,大殿上的百官,瞬間鴉雀無聲。
場面死一般寂靜。
......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