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詩友會
酸湯折耳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7章 詩友會,穿越大明:皇兄我真的盡力了,酸湯折耳根,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238章 詩友會
四月初五,西安府。
街上來來回回的行人,似乎這裡此前並未發生過什麼戰鬥,各種商鋪林立,百姓各種忙碌自己的事情。
“這就是西安府?”
馬車上,第一次來西安府的張嫣,有些好奇的問道。
“沒錯!”
“這裡就是漢唐的都城,長安。”
朱由檢也是透過車窗,看著外面形形色色的人們,隨口附和說道。
西安,在他前世曾來過幾次,但是穿越到明代,他還是第一次來這裡,這可是漢唐都城,有著十三朝古都的稱謂。
但是現在,他已經失去了昔日的繁華。
“絳幘雞人送曉籌,尚衣方進翠雲裘。”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臨仙掌動,香菸欲傍袞龍浮。”
“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向鳳池頭。”
正當朱由檢、張嫣等人欣賞窗外漢唐古都時,耳邊卻響起一個稚嫩的聲音,眾人皆是回過頭來。
這首詩王維的《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是描寫大唐盛世長安的詩句,平時以文靜著稱的袁媚,略微思索了片刻,也念了一首詩:
“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
“玉輦縱橫過主第,金鞭絡繹向侯家。”
“龍銜寶蓋承朝日,鳳吐流蘇帶晚霞。”
“百尺遊絲爭繞樹,一群嬌鳥共啼花。”
“......”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盧照鄰的《長安古意》,這首詩出自唐初,那時候的大唐正值盛世,詩人借古寓今,詩中盡顯大唐的盛世繁華。
只是長安歷經數百年的洗禮,早已沒有了盛唐的光華。
侍女柳如是,皇妃袁媚,都吟誦了一首讚美盛世長安的詩詞,先皇后張嫣,自然也不甘落後。
她想了想,也想到了一首古詩,吟誦道:
“長安大道沙為堤,早風無塵雨無泥。”
“宮中玉漏下三刻,朱衣導騎丞相來。”
“路傍高樓息歌吹,千車不行行者避。”
“街官閭吏相傳呼,當前十里惟空衢。”
“白麻詔下移相印,新堤未成舊堤盡。”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張籍,所作的《沙堤行,呈裴相公》,這首詩也是彰顯盛世大唐的詩句。
這剛一進長安,三個女子都吟誦起讚美盛世長安的詩句,這讓一旁的大明天子朱由檢,都以為他們現在正處於盛世大明,皇帝帶著妃嬪們出來吟詩作對。
但是,現在可是明末亂世。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朱由檢想也沒想,隨口就唸出了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的《不第後賦菊》,這首詩在這個時候,雖然有些大煞風景。
因為無論是柳如是吟誦的《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還是袁媚所吟的《長安古意》,亦或者是張嫣的《沙堤行,呈裴相公》,都是讚美長安的繁榮盛世。
但是《不第後賦菊》這首詩,卻是一個造反的人寫的,大唐也是因為他的出現,從而拉開了覆滅的大幕。
朱由檢是想讓身邊的三個女子,明白一個道理,即便是盛世大唐,也有覆滅的一天。
現在大明正值亂世,更應該時刻銘記。
要不然,大明也會滅亡的。
簡短的詩友會後,張嫣與袁媚,都安靜的欣賞窗外的西安府,倒是朱由檢,他看的卻是街上的百姓。
......
一個時辰後。
總督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