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有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1頁,皇帝成了我外室,天行有道,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看皇帝沒有繼續談話的意思,李肅便知趣告退,哪知紀雨寧正好於此時回來,雙方打了個照面,李肅躲躲閃閃的道:「微臣叩見淑妃娘娘。」
曾經在她面前頤指氣使的人,如今倒落得這般田地。紀雨寧原以為自己該是快慰的,此刻卻發覺出奇地平靜——原來她對李肅根本已毫無感情。
連恨都不必有。
紀雨寧輕輕一點頭,便站到皇帝跟前去,跟他說起今日鋪子裡的見聞。
皇帝安靜地聽著,時不時打一兩句岔,就好像一對尋常夫妻般,無話不談。
彼此的心耳意神都牽掛在對方身上。
紀雨寧也會有這般小女人的情態,是他始料未及的,兩人並沒有太親密的舉動,落在李肅眼中卻分外刺心。這等觸手可及的幸福,原本他可以輕易擁有,但……卻是他親手放棄了。
腳下忽然趔趄,彷彿踢到了一塊堅硬的石子,趾尖鑽心般疼。他眼眶不自覺地潮潤起來,怕被人瞧見引來恥笑,忙掩面匆匆離去。
等他去後,楚珩方命郭勝拿來那張借據,展示今日的成績——其實他本來沒打算為難姓李的,誰知對方偏要送上門來,不宰他一頓都說不過去。
紀雨寧看到上面金額,不禁失笑:「五萬銀子,這是他和您說的?」
當初嫁妝也就兩萬銀子,這都翻倍還不止了。
楚珩撒謊撒得面不紅心不跳,「他說是利息,朕總得承他這個情。」
紀雨寧只好恭敬不如從命,忽然想起她私自偷運出來的那批珍寶,如此一來,李家非被她弄得傾家蕩產不可了。
當然她是不可能再還回去的,那樣豈非承認是自己所為?只低首把這事對皇帝說了一遍,請他收歸國庫,如此她才不辱沒良心。
楚珩沉吟道:「那就拿去賑災吧,正好今年西南水患,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也不枉他辛苦搜羅一場。」
紀雨寧忍笑答應,心想皇帝的口齒也是頂促狹的,嘲諷人還得把人誇出花來,這話李肅聽見不得氣死?
當然他是不敢氣的,皇帝不計較他收受賄賂的事,已然是法外開恩,再不知足就真欠教育了。
至於那五萬兩面額的大票子,李肅一時肯定還不出來,紀雨寧也不著急,如今我為刀俎人為魚肉,有他們著急的時候。
此時此刻,才真正舒心暢意了。
在紀家住了兩三天,楚珩便吩咐郭勝備車,準備返程。實在宮裡催得急,年關將至,哪裡都離不了人。
紀雨寧本來想多陪陪兄嫂的,可看到皇帝那雙濕漉漉的眼,忽然間就於心不忍起來——雖然她知道這絕對是耍了手段的緣故。
方才她就見皇帝使勁往嘴裡塞了兩顆麻椒呢,不辣出眼淚才怪。
紀家兩口子雖仍舊戀戀不捨,可也不好強留,只叮囑以後常來玩便是。穆氏不改樸素本色,這回送了好幾壇自製的醃菜,有幹蘿蔔脆豇豆等等,雖然皇帝不愛這些,也只好勉為其難收下——沒準太后會喜歡,她老人家最愛吃粥的。
紀雨寧慶幸賓主盡歡,兄嫂也都知趣都沒提別的,她本來以為穆氏會趁機要官——雖然皇帝不見得會拒絕,可這麼打蛇隨棍上總是不妥。
其實穆氏倒不是謙虛,她只是對朝中官職一竅不通,腦海里頂天就是到時候花錢給丈夫捐個員外,這一點,紀雨寧還是肯幫忙的。
馬車架好了,紀雨寧發覺不見了楚忻蹤影,耐心到前庭後院搜尋一番,才知她是被兩個小蘿蔔頭給絆住了,紀雨寧的兩個侄兒少見世面,還是頭一遭見到如此美若天仙的姑娘——楚忻雖然年紀尚小,五官輪廓已出落得相當標誌,錦衣玉服,打扮得乾乾淨淨的,那兩個還在流鼻涕的小子自然將之奉若神祇。
楚珩感嘆道:「阿忻小小年紀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