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9節,滿城都說該嫁了,青端,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樓湛的母親江素,其實樓湛對這位母親知之甚少,幼時便不知母親的來歷,不知道母親的親故。母親一向溫柔,卻每次在她提起祖父祖母時蹙眉不語,滿目哀傷。
後來知道了江素是同江家斷絕關係,但也不知母親過往如何。
安氏道:“那是先帝元和元年,正是隆冬,大雪漫天。我偶然出門賞雪,便碰到了你娘和你爹。”
樓承祖籍雲州平漓,祖上不過是幾代清廉小官,後來家道中落,連續兩代再未出過個秀才。江家是平漓的大戶人家,樓承雙親逝世後,也無親戚可靠,為了維持溫飽,便進了江家,給江家大公子當書童。
如此,既有月錢,又能跟著先生識文斷字。
樓承聰明俊俏,很受江家大公子喜愛。江素同大哥親厚,也常常見到樓承,一來二去,兩人便墜入愛河。
但是江家是瞧不起樓承這種寒酸人家的,更不可能將千金嫁給她。也是江大公子求情,當時江家的老爺便同意讓樓承入贅江家。
樓承心高氣傲,自然不肯。江素知道他的心性,便乾脆連夜收拾了東西,留下一封信,便同樓承私奔了。
兩人千里迢迢來到雲京,身上盤纏用盡,正是拮据之時,安氏碰到了他們,驚訝之餘,將他們接到了靖王府。
透過蕭遠的舉薦,樓承得以入國子監修學。他本就聰明絕頂,過目不忘,一進去便奪得許多人的目光。禮部尚書親自考量過樓承後,稱他有丞相之才。
當時先皇剛登上大統,急需人才,聽聞樓承的名聲,便起了結交的心思,喬裝打扮進入國子監,一來二去,便和樓承成為了至交好友。
元和一年,樓承高中狀元,又有先皇的扶持讚賞,不過幾年,便站到了“五花判事”中書舍人的高位。
只是江家對當年江素留信夜逃的事耿耿於懷,仍是不願江素回來,更別說接受樓承這個姑爺。
安氏說到這裡,忍不住笑道:“你娘啊,平時就是個溫溫柔柔的人,沒想到居然連寫斷絕書、同人私奔的事都做得出來。”
頓了頓,她伸手撫了撫樓湛的頭髮,溫柔道,“你剛出生時我見過你,當時急著回業陽,回來後沒有聖旨又不能去雲京,便再沒見過你。都過去這麼多年了。”
樓湛心中的好感不斷上升,看著面前嫣然的王妃,那雙眼睛同蕭淮的幾乎一樣。一樣的溫和包容,一樣的平靜如水。
也難怪,能生出蕭淮那樣的人的父母親,怎麼會差。
樓湛暗暗搖頭,她此前思慮太多,完全沒想到能教出蕭淮的靖王夫婦,怎麼會是同世人一般不辨是非,惡言相向。
這樣想著,她忍不住回頭看了看坐在屋中相談的蕭淮父子倆。
兩人似乎相談甚歡,相似的眉眼,相似的笑容。
似乎感覺到了樓湛的視線,蕭淮忽然扭過頭來,看到樓湛,輕輕眨了眨眼,眸中滿是笑意,仿若星辰般璀璨。
隔著一段長長的距離,他張了張口,叫“阿湛”。
雖然沒有出聲,可熟悉的聲音就彷彿響在了耳畔,縈繞不散。
安氏突然撲哧笑了:“淮兒是真的長大了。”
樓湛窘。
***
在靖王府待了三日,兩人便啟程去往雲州。
不知道是不是靖王故意的,將兩人送出王府時,只牽出一匹馬。
說話與笑容也同蕭淮相似:“見你二人來時都是共乘一騎,去時也當如此吧。”
……什麼歪理!
父親的好意,蕭淮自然身心皆領。笑意盎然地將樓湛扶上馬兒,也跟著騎上去,一路享受軟玉溫香,心情頗為不錯。
“青枝寫信傳回來,他追著那兩人進入了雲州,屆時他自會來尋我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