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毛略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2節,第一科舉輔導師!,腿毛略粗,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老夫與太傅,也有此懷疑。所以深表擔憂啊。”李伯昭點頭,眼神中滿是讚許道:“宋先生果真如傳言那邊,見微知著。真是青年多才俊啊,老夫深感佩服。”
宋問忙道:“御史公折煞小輩了,宋某隻是取巧而已。”
思維方式不一樣而已。
對他們來說,價格或許只是一個數字。沒有大起大落,就沒有值得注意的地方。而對宋問來講,所有的資料都是資訊。它所代表的不止是漲跌,它漲跌的背後,必然是有一定緣由的。換個方向思考,它既然有了緣由,就一定是會變動的。因為市場就是不斷變動的。
小五過來沏茶,將茶小心在李伯昭面前放下,然後藉機偷瞄他兩眼。
這位大官有所察覺,不明所以的回視過去。
小五收了托盤,飛也似的跑了。
兩人竊竊私語道:
“你說,咱們家這座小廟,怎麼總來些大佛呀?”
“這混世魔王都在呢,佛不得來收啊?”
李伯昭接了茶,又道:“老夫今日來,就是想問問宋先生。近三月來米價飛漲,先生能否算出是何人所為?”
宋問摸摸鼻子,笑道:“宋某這靠的是腦算,而不是掐指一算。這個,真算不出來。還得要御史臺和戶部才成。”
李伯昭笑出聲來:“是老夫著急了。那先生能知道,這群人是意欲何為嗎?”
“我倒是覺得,他們未必是同一批人。行事風格完全不一樣嘛。”宋問道,“之前價格雖然抬著,但是抬的很低調。農戶與百姓都還算可以接受,幕後之人也可所謀利,應當是樂見其成的。若非三月前起米價飛漲,未必能這麼快就被發現。依宋某來看,更像是有人突然出現,橫插一腳。才變成如今這般。”
“你不說這價錢已經定了嗎?”李伯昭頭疼道,“那……後面這出現的人,又是意欲何為呢?”
就該讓宋太傅來,他御史臺又不專管這些事。而且這些人做的,全是麻煩事。
李伯昭猜道:“那這後來出現的人,只是意外咯?是想分一杯羹,所以弄巧成拙了?”
“依宋某看,未必吧。”宋問笑道,“他或許有心,或許無心。如果是有心,也未必是壞心。或者說,好心居半。”
李伯昭撫著額頭。
太疼了。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只有一更。
打算試試九月的五天日萬活動-。-日萬期間更新時間不做保障,隨風放飛。
不過你們都要開學惹……
第81章 醍醐灌頂
李伯昭道:“他不是在哄抬米價嗎?怎麼也成好心了?”
宋問笑了笑:“哄抬的人, 不止是他。可因為他的出現, 讓我們都知道”
“我們先從頭來說。”李伯昭道,“你先前說了, 價錢是有人在幕後已經定了的, 那為何還會飛漲呢?”
“十七錢或是十八錢的價錢, 其實都不算太高。如今長安城中多數的人, 都能買得起。而米鋪給外來商戶的價格, 與其他城池的米價差不多, 所以外來商戶也不算多。”宋問解釋道,“近幾年中,這長安城中的米量, 就很巧妙的穩定下來。足夠售賣, 也不至於太多。這價格就穩當的抬住了。”
“可商人都是趨利的。若有人願意高價大量買米,能不賣嗎?這米賣的多了,長安城裡的米不夠了, 若還有人想買,價格自然就往上漲了。這是幕後人沒有考慮到的。”宋問笑道, “而這價錢漲上去了。”
李伯昭點頭。
“這價錢一漲,外來的商戶見利可行, 就會帶著更多的米進長安來, 以為可以賺上一筆。”宋問笑道,“可惜,這賣價是漲了嘛,買價卻沒變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