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毛略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1節,第一科舉輔導師!,腿毛略粗,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們說的,其實多半都是對的。”李洵兩手後撐,仰頭嘆了一口氣道:“雲深書院的學子,爭不過國子監的。就算比他們優秀,也是爭不過的。因為他們是監生。”
“這未必啊,小友豈能如此消極?”宋問開啟扇子道,“遠的不說,面前就有一位驃騎大將軍,他是寒門出生,非國子監學徒。你看如今呢?還不是權傾朝野吧。”
宋問呲了一聲:“說來諷刺,非監生,當了他們的國子祭酒。”
李洵道:“真正的寒門子弟,縱然考中進士,又透過吏部稽核,運氣好些的,七品官。可不少人,考上進士的時候,年紀已經大了。用個十年八載的,升上六品,或者運氣再好些的,五品。隨後便告老還鄉了。這已經是極厲害的人了。而那些運氣不好的,則被派到偏遠的縣郡,終生難以晉升。真正的高官頭銜,還不是落在士族子弟身上?”
“單單出身國子監這一點,就讓人足以少奮鬥二十年。”李洵嘆道,“大將軍是非監生不錯,可當年大將軍也是吏部關試未過,太傅特例提拔。能有幾人,如大將軍這般幸運,遇到一位慧眼識英才的伯樂?”
李洵搖頭道:“更多的人,也只能碌碌無為,終此一生而已。懷才不遇的,世間還少嗎?”
宋問給自己扇風:“然後呢?”
李洵狐疑看她一眼,繼續道:“然後?雖然這事讓人不高興,可最後朝堂上多數的人,都是出自國子監。哪怕是吏部選人,也偏愛監生。這是實情啊。”
宋問扇子一收,瞭然道:“哦~所以你認為,所謂的科考選才,也是不夠公正的?”
“的確不夠公正。”李洵道,“學生說句不自謙的話,他們恐怕連我也比不上。但明年您看,他們會有幾人,能直接受命於朝廷。”
“誒,這不是不自謙的話,這是妄自菲薄的話。”宋問敲著自己的扇子道,“縱觀京城,能比得上你的,鮮也。”
李洵臉色一紅,抱拳道:“謝先生誇讚。”
宋問用扇子敲了敲自己脖子,點頭道:“實事求是嘛,接著說。”
李洵道:“也沒什麼好說的了。”
宋問:“你沒的說了?”
李洵狐疑點頭。
宋問道:“行,那我來說。”言畢站了起來。
李洵仰頭看著她,一臉困惑。
“其實我也沒什麼好說的。因為說不如做。”宋問緩步走下階梯道,“這世上的確有不少懷才不遇的人,他們也並非未遇明主,可偏偏就是無處施展才華。但,這並不意味著結束,更加不意味著結果。”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真正弘毅計程車,真正的君子,不應當擔憂蒙塵,不應當害怕艱苦,不應當畏懼前路。他能夠不忘初心,一以貫之。”宋問道,“哪怕他真的平凡一生,他也絕對不會平庸。因為他心中,有的是民生社稷,有的是山河萬里。”
“他雖然沒有做到,但是他有一直在做的事情,他不會放棄自己的夙願,他一定會有能繼承他遺願的後來人。”宋問道,“他不需要你來替他可惜,他沒有任何需要你可惜的地方。他們走的每一步,都值得人尊敬。”
李洵跟著站起來,在臺階的上方低頭看著她。
宋問道:“氣餒改變不了任何事情。你既然知道了這些遺憾,應該為之奮鬥才是。因為你不像他們,你不僅有抱負,你還有機會。所以你的責任更加重大。你才是有機會能改變這一切的人。”
“李洵,或許先生看不見,但是先生希望你,希望你們,能夠見到你們期盼的,天下大同,人人為公。”宋問張開雙臂道,“這是等等不來的,也是怨怨不來的。這是要去踐行的。上面已經留下了無數人的腳步,而你們也將走上這一條路。”
這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