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毛略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4節,第一科舉輔導師!,腿毛略粗,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吃不喝不用,從二十歲工作到八十歲(雖然不可能),才能用俸祿出得起三千兩。
所以張兆旭可以很驕傲的告訴大家,三千兩是他們變賣家產所得,可以傲世天下!
幾萬兩真的是……太誇張了!!整個國庫全年總收入也才幾千萬白銀,唐朝低潮期才一千多萬。這是未排除朝廷支出的全部收入。用完剩的不多。
你們以為一年能賺一個國庫嗎……
ps。宋朝之後通貨膨脹嚴重,尤其是元朝。不可同類比較。
張兆旭對宋問防備了一路, 卻不想最後落進了她的套裡。實在是不怪他, 有些事情, 是躲不掉的。
人總是會在最後的時候鬆懈,而宋問總是在防不勝防的地方挖坑。
何況張兆旭有足夠的自信, 他根本不擔心這個。他已經連屆時該說的話都想好了。
我張家, 心繫於民。忽聞黃河水患一事,悲痛亦然。雖人微力薄, 但盡己所能。現置賣祖業, 湊銀三千,盡數捐贈。惟願水患早日治除, 願我大梁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張兆旭唇角微勾,挺直胸膛站在一旁。
宋問此言一出, 百姓便翹首以盼,想知道宋問要捐多少。
宋問卻不急不慌的收起扇子,插入腰間。上前一步,又朝眾人欠身一禮。
現場再次安靜下去。
宋問嘆了口氣, 低頭道:“此次黃河水患,是天災。天災可怖嗎?可怖。因為人力不可擋,人力不可測。它來勢洶湧,而人命微賤。生靈甚至不如風雨驟來時的一片枯葉。這就是, 天。”
宋問道:“在水患中掙扎的人,如今過著什麼樣的日子?大風怒號中,老牆坍塌。老弱被土牆掩埋, 隨後又被洪流沖走。百姓為了逃難,流離失所。只能看著被汪洋淹沒的故里,想念不知生死何處的親友,然後在不知所措中顛沛流離。”
“在這裡,同情是廉價的,眼淚是卑微的。生命,是不值一文的。可是,哪怕在這個已經看不見希望的地方,所有人的,也都在拼盡全力的活下去。再也沒有了講究的生活,飢渴難耐的時候只能舀起一捧黃泥水吞嚥下肚。互相爭搶著樹根,啃食著原本不可以入口的食物。”宋問張開手,越說越急促,聲音漸大:“祈求著有人能來幫助,可是身邊,全都是和他一樣飢不果腹的災民。或許想過放棄,低頭一看,左手邊有個小兒,右手邊,還有老父。為了支撐他們,只能堅強的活下去。要將他們送到安全的地方,要讓他們能看見旭日的東昇。憑藉著這股信念,哪怕在生死邊緣,也不敢讓自己倒下。”
宋問握拳喝道:“人命微賤但是!人心,永遠強大!”
百姓側耳聽她字字泣血的描述,然後低下了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