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毛略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7節,第一科舉輔導師!,腿毛略粗,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孟為等人便將事情完整的描述了一遍。
幾位聽後皺眉:“你們這是不是, 有些誇張了?”
“全是親眼所見, 絕無半分誇張。”孟為指著外面道,“否則,他們也不會這樣激動。”
眾人皆是默默抽了口氣。
對方如此大動干戈,豈會善罷甘休?只是不知這頭頂的風雲, 之後是要在黃河這邊變動,還是去京師皇城裡翻騰呢?
“此事必須馬上查明緣由,且上報陛下。”丁右丞考量片刻,又問:“你們趕到的時候,有看見什麼可疑的人在火光附近走動嗎?”
梁仲彥說:“並沒有,我們到的時候,河道的火已經燒起來了,而糧倉的火已經被撲滅。我們並不是第一個發現的人。”
旁邊的官員道:“今日已經太晚了,連夜審案,叫不知情的人知道,恐怕越加難安,還是明日再說吧。”
丁右丞點頭。讓他們幾人散去休息。
這招來修建堤壩的勞工中,總有幾個是稍稍認字的。
之前看出了些端倪,不敢開口,待離開孟為等人的視線,才開始解釋方才看見的詩句。
於是翌日,這神鬼之說已經傳遍了周遭。
“風雲變改崑崙脈,天下未定黃河決。”——黃河決口,是因為有人起了反心,危機天子之位,是以神明大怒,挑動黃河以作懲戒。但河神沒有燒人,也沒有燒糧草,意味著還有反轉的餘地。只要陛下及時明察,剷除禍害,以安天下,河神之怒亦會平息。
不過一夜,如此完整且有理有據的說辭就出來了。表面看似水到渠成,但說沒人在背後推使,他們是不信的。
而能做到這樣事的,除了國師,哪還有第二人想?
他的目標已經明晰。京城之中,若說誰有反心,那必是南王了。處置南王的時候,順手也得把唐毅捎上。
雖然用心險惡,但不得不說,在人心動盪的此刻,實在是太有用了。
一如當年陛下初登基的時候,大梁內憂外患,怨聲載道。唐贄既無聲望,又無戰功,臨危受命,這皇位彷彿來的不明不白,叫天下人難以信服。
就是張曦雲替他慢慢籠絡人心,培育黨羽。用著這些不入流的手段,安撫民心。
張曦雲雖說是個道士,但於天象地理,朝堂權術,確實很有一手。不然也不會有今日的地位,更不可能將自己的眼線安插進各部。
這下,眾臣處置的態度,就有些微妙了。因為他們不知道,這是不是陛下的意思。
加上勞工這邊已被蠱惑,實難配合。詢問過幾次在場的勞工,都說著火的時候,周圍沒有一人。周圍越傳越玄乎,導致第一個看見的人也受了影響,已經分不清哪個是真。
如此一來,什麼也查不出。
宋問在京師,等著看張曦雲的動作,或是孟為的信。
張曦雲那邊尚沒有動靜,倒是可疑的南王那邊,先有了動作。
他上稟陛下,道是思子成疾,想出城去探望,請陛下酌情安排。唐贄應允了。
在京城還不能光明正大的派兵監視他,南王來京自己帶了護衛。此番去溫泉館,朝廷負責守衛,以此為由將他的隨行侍衛都扣了下來。
恰巧可以將南王與唐霈霖一起給軟禁了。
這實在是……不對勁啊!
宋問還想不明白,忽然認慫,哪是南王本色?燒糧草的事不是還乾的挺激烈的嗎?現在又擺出一副我聽話的模樣,想甩鍋給誰呢?
為了表示思子迫切,他連行囊都沒怎麼整理,直接請命出城。臨走前,來見了宋問一次。
“此處簡陋,希望王爺不要介意。”宋問請他入內,將他引到院子裡:“王爺這次為何走的這麼匆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