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毛略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0節,第一科舉輔導師!,腿毛略粗,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日出去做營生, 茶樓如今的收益絕對是比他們平日裡高的。日子還可以過得輕鬆不少。
若是不願技藝外傳的,可以在茶樓講些基礎。在學生裡發現有天賦的學生,收做徒弟,再做傳授也可。
有名望,又有利益,沒理由忽悠不進來。
如此,茶樓歡迎的學生,就不止儒生了。
宋問將整個茶樓,劃分成大小不一的區位。按照來人進行排課,排座,再繼續公示宣傳。
於是第一所流動式職業大學正式出現。
如今圖個新鮮,不少人來看熱鬧。宋問這幾日就一直在這裡安排。
畢竟是茶樓,原本設計就不是為了講課。位置不多,空地不大,各門課的學生數量又不盡相同,場面很是混亂。能用的人手又沒有幾個,只能親力親為,先把各處的地方分配下去。
林唯衍拄著跟長棍在場間往復巡邏,倒是一個鬧事的都沒有。
宋問將茶樓的招牌給拆了,換上一個新的牌匾——觀學。
他們講的課新穎而實用。尤其是宋問這邊,有不少學習方法,簡直叫人歎為觀止。授課內容更是五花八門,從古未有。
加上宋問時常會請些人過來說兩句,叫他們講講自己的成功經歷,激勵眾人。不斷向他們傳輸一個理念,這世間不是隻有入仕種田兩條路的。
只要眼界開闊,哪裡都是出路。
聚在長安的儒生漸漸散去,原先跟風而來的人也跟著散去。茶館不似往日熱鬧,名氣卻是越來越大。甚至像天下藏書閣一樣,帶動了周遭的興盛。
聞風而來的人聽過兩課後,覺得不知所謂的有,覺得受益匪淺的也有。想留下的便留下,不合適便走。
正好。
今日來講課的,有一木匠,在教著做椅子。一琴師,在彈樂。丁有銘這小子也來了。和他父親毛遂自薦,裝老成的給眾人講了一課機關術。
不過他那機關……很迷就是了。
宋問早晨在二樓,給他們講了一堂算科。給他們粗粗介紹了一下現代方程組的實際應用,和相關數學符號。
整個茶樓熙攘嘈雜,歡聲不斷。倒是一派和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