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黃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兩百五十二章 火爆的開始2,重生娛樂大亨,一品黃山,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同,《成報》不僅在時事版影響力僅次於《東方日報》跟《星島日報》,同時也擁有香港僅次於《信報》的第二專業性財經版,它的娛樂版也受到了財經版的影響,更偏重於用事實跟資料說話。

“戰端剛啟,永盛已輸!”

這是《成報》娛樂版打出的標題,內容引人深思,它說:“自從步入了九十年代,香港娛樂圈聽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香港電影將死’。這種說法最早是從哪裡傳出來的已經不可查,但卻沒有人懷疑其真實性,因為我們七八十年代曾經輝煌無限的電影四巨頭--新藝城、嘉禾、邵氏、德寶,除了嘉禾仍在繼續拍攝電影外,其餘三家巨無霸已經徹底退出了電影市場!”

“三巨頭的先後退出說法很多,有人分析是因為盜版的入侵令電影盈利被攤薄,有人說是高層利益紛爭,有人認為是他們已經不能適應不斷發展的電影節奏。緬懷、感慨之後,時間依舊不會停息的繼續往前走。舊的倒下了,新的巨頭站了起來。伴隨著新藝城、德寶跟邵氏電影的倒下,香港電影業重新站起了新三巨頭,分別是永盛電影、徐克工作室公司以及曙光電影!”

“香港電影業的格局一如八十年代一般,除了老邁的嘉禾依舊穩坐外,新崛起的三大電影公司也逐漸壯大肩扛起了香港電影產業。然而,在筆者看來如今的新三巨頭,能夠被稱之為巨頭的,也僅有曙光電影一家而已。徐克工作室公司侷限性十分明顯,資金受限於人、一直無法形成自己的規模產業、沒有自己的發行網路,電影上映太過依賴於嘉禾,同時原本的贏利源--新視覺工作室公司在遭到了曙光特效挖角之後,短時間內元氣大傷的新視覺已經無法再為徐克工作室提供大量的盈利!”

“這幾年來提起香港發展速度最快的電影公司,幾乎所有人都會想到兩家--永盛與曙光。確實,在曙光誕生之前,永盛可以說是香港發展速度最快的電影公司。向氏兄弟捨得投資,又有王晶、周星馳等一幫業界大拿與其產生了良性火花,自依靠一部《賭神》走入了大家的視野之後,過去的幾年裡發展勢頭銳不可阻,89、90、91年甚至連續三年盈利為業界之首。”

“今年賀歲檔戰事剛啟但筆者心裡卻已經有了結果,永盛已敗,今年恐難以再蟬聯賀歲檔冠軍。之所以會得出這種結果,且聽筆者慢慢分析。”

“筆者從未懷疑過星仔的票房號召力,也從未懷疑過導演李力持的功力,卻惟獨對永盛有所保留。過去幾年裡,永盛每每為香港貢獻兩億、三億票房,賺得可謂盆滿缽滿。然而永盛公司自始至終沒有擴張之心,甚至直至今日他們的永盛電影公司仍是皮包公司性質,雖然有自己的簽約藝人、導演,卻沒有自己的劇組跟院線,這可不利於永盛的發展。”

“永盛的電影發行依賴於院商,他們的電影多在新寶院線上映,雖說兩家合作頻繁,但畢竟不是自家產業,電影最多上映一月恐難爭奪票房冠軍。與之相比的則是曙光電影,這家去年年初才成立的電影公司發展之迅速惹人驚歎,短短一年多的時間不僅擁有了自己的簽約導演、編劇、藝人及劇組劇務,甚至還在上下游產業端不斷擴張,不僅嘗試佈局電影及錄影帶發行,還擁有了自己的院線資源。”

“電影公司擁有自己的院線資源好處顯而易見,表現最明顯的就是過去幾個月裡,曙光電影自己投資製作的電影,普遍上映時間都要比同期的電影多出一週左右,有些熱賣電影甚至上映被延長一度超過十天。以《紅番區》首日破160萬港幣交出的成績來看,只要它能繼續保持這種熱賣,它的上映之間將會超出《唐伯虎點秋香》半月以上,誰勝誰負戰前便已揭曉了!”

當《成報》的這期報紙擺在徐帆面前時,他也是十分佩服。因為年初香港取消娛樂稅令嘉禾跟新寶空出了10%的票房份額可以拿來拉攏各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七零炮灰小辣妻

歲歲常安

重生娛樂大亨

一品黃山

回國以後:我跟國安糾纏不休

別慌我還能更

華娛:影帝的上位之路

空餘閒